基于AHP-FMEA的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供应链知识共享基础理论 | 第20-32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供应链 | 第20-21页 |
·供应链管理 | 第21页 |
·知识管理及知识共享理论 | 第21-25页 |
·知识管理理论 | 第21-24页 |
·知识共享理论 | 第24-25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理论 | 第25-30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概念及特点 | 第25-26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的涵义 | 第26-27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过程 | 第27-28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机制 | 第28-29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本质 | 第29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模式 | 第29-30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41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组织水平 | 第32-33页 |
·供应链成员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 第33页 |
·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 | 第33-35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环境 | 第35-36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渠道 | 第36-37页 |
·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0页 |
·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指标体系设计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 | 第41-5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1-45页 |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42-43页 |
·确定单一层次元素相对权重 | 第43-44页 |
·确定各层元素合成权重 | 第44-45页 |
·模糊物元分析方法 | 第45-52页 |
·模糊物元的基本概念 | 第45-47页 |
·模糊物元的基本原理 | 第47-52页 |
·基于 AHP-FMEA 的综合评价步骤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68页 |
·背景概述 | 第55-56页 |
·综合评价 | 第56-63页 |
·数据获取 | 第56-57页 |
·复合物元的建立 | 第57页 |
·模糊复合物元的建立 | 第57-58页 |
·权重复合物元的建立 | 第58-61页 |
·集中模糊复合物元的建立 | 第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提高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第63-67页 |
·增强组织学习能力 | 第63-64页 |
·建立知识交流平台 | 第64页 |
·提高知识创新水平 | 第64-65页 |
·建立完善的知识库 | 第65页 |
·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 | 第65-66页 |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