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自尊的特点及关系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7-9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践意义第8-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核心概念第9-13页
     ·灾后孤儿第9页
     ·人格第9-10页
     ·自我意识第10-11页
     ·自尊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的研究第13-15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1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的研究第16-20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之间关系的研究第20-21页
   ·已有研究的启示第21-23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3-26页
   ·研究对象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25页
     ·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儿童版第24页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第24-25页
     ·Rosenberg 罗森博格自尊量表(RSES)第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统计处理第25-26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6-34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的差异第26-31页
     ·灾后孤儿人格差异的比较第26-28页
     ·灾后孤儿自我意识差异的比较第28-30页
     ·灾后孤儿自尊差异的比较第30-31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以及自尊之间的关系第31-34页
第五章 讨论及分析第34-37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自尊的特点和差异第34-35页
   ·灾后孤儿人格、自我意识、自尊之间的关系第35-37页
第六章 对策和建议第37-38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38-40页
   ·研究结论第38-39页
   ·创新和不足第39页
   ·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附录第45-52页
 附录 1: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儿童版题目第45-48页
 附录 2: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题目第48-51页
 附录 3:Rosenberg 罗森博格自尊量表(RSES)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国家货币体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