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四、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0-25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理论分析 | 第25-56页 |
第一节 政治资源概念的缘起及界定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特点 | 第27-30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体系结构 | 第30-56页 |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的基础资源 | 第30-37页 |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系统运转提供能量的资源 | 第37-43页 |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优化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提供保障的资源 | 第43-49页 |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提供支撑作用的资源 | 第49-56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第56-92页 |
第一节 从理论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第56-70页 |
一、 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 | 第56-60页 |
二、 政党变革理论的角度 | 第60-64页 |
三、 系统理论的角度 | 第64-67页 |
四、 政党文化理论的角度 | 第67-70页 |
第二节 从实践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第70-92页 |
一、 从执政效率角度分析 | 第70-75页 |
二、 从执政理念的角度分析 | 第75-78页 |
三、 从执政合理性、合法性的角度分析 | 第78-84页 |
四、 从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 | 第84-88页 |
五、 从执政成本的角度分析 | 第88-92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92-141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 | 第92-118页 |
一、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期间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92-99页 |
二、 建国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99-105页 |
三、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05-110页 |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10-112页 |
五、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12-118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 第118-141页 |
一、 政治资源的流失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18-122页 |
二、 执政环境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提出了新挑战 | 第122-130页 |
三、 社会转型的新问题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好政治资源 | 第130-141页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对策 | 第141-191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总思路 | 第141-159页 |
一、 制定长期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发展战略规划 | 第141页 |
二、 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教训 | 第141-145页 |
三、 积极吸取国外执政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教训和经验 | 第145-150页 |
四、 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 | 第150-152页 |
五、 以制度为创新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 | 第152-156页 |
六、 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 | 第156-159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具体措施 | 第159-191页 |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59-167页 |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67-174页 |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74-184页 |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184-191页 |
结论 | 第191-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00页 |
致谢 | 第200-20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