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车削光学自由曲面的加工仿真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光学自由曲面及其应用 | 第12页 |
| ·光学自由曲面的加工技术 | 第12-14页 |
| ·数控仿真技术 | 第14-19页 |
|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及应用 | 第14-15页 |
| ·数控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光学自由曲面金刚石车削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 ·研究材料去除算法 | 第20页 |
| ·对系统各模块进行集成 | 第20-21页 |
| ·仿真实例验证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2章 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2-28页 |
| ·仿真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第22-23页 |
| ·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2页 |
| ·仿真系统功能模块 | 第22-23页 |
| ·仿真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23-25页 |
| ·底层数据库形成 | 第23-24页 |
| ·中间层 | 第24-25页 |
| ·显示层 | 第25页 |
|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数控代码的编译模块 | 第28-46页 |
| ·数控代码的结构与格式 | 第28-31页 |
| ·数控代码的组成 | 第28页 |
| ·程序段格式 | 第28-29页 |
| ·数控加工程序格式 | 第29-31页 |
| ·程序编译模块的功能分析 | 第31页 |
| ·程序编译过程总体设计 | 第31-33页 |
| ·数控代码的检验 | 第33-36页 |
| ·词法检验 | 第33页 |
| ·语法检验 | 第33-35页 |
| ·语义检验 | 第35-36页 |
| ·代码编译 | 第36-40页 |
| ·NC程序信息识别和存储 | 第37页 |
| ·模态指令的处理 | 第37-40页 |
| ·插补运算 | 第40-41页 |
|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仿真环境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6-62页 |
| ·几何建模的关键技术 | 第46-50页 |
| ·Visual C++下OpenGL编程 | 第46-47页 |
| ·OpenGL的工作方式 | 第47-48页 |
| ·OpenGL的图形绘制过程 | 第48-50页 |
| ·OpenGL的相关库函数 | 第50页 |
| ·OpenGL绘图环境设置 | 第50-51页 |
| ·设置编译环境 | 第50-51页 |
| ·添加OpenGL头文件 | 第51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1-61页 |
| ·窗口及绘图环境的初始化 | 第52-53页 |
| ·场景模型的绘制 | 第53-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材料去除算法及动态显示 | 第62-76页 |
| ·刀具轨迹生成 | 第62-64页 |
| ·光学自由曲面加工的布尔运算 | 第64-69页 |
| ·布尔运算的概念 | 第64-65页 |
| ·仿真加工的布尔运算 | 第65-69页 |
| ·仿真过程的动态显示 | 第69-71页 |
| ·仿真软件界面编程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6章 加工仿真实例 | 第76-80页 |
| ·仿真系统整体界面 | 第76页 |
| ·NC代码编译界面 | 第76-77页 |
| ·加工仿真过程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