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空器强度计算论文

带人体模型的轻型飞机适坠性能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图表清单第8-12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引言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8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碰撞仿真理论基础及乘员模型第19-29页
   ·引言第19页
   ·坠撞仿真理论基础第19-25页
     ·接触条件理论基础第20-21页
     ·数值仿真的求解算法第21-22页
     ·碰撞仿真时间步长的控制第22-24页
     ·碰撞仿真的沙漏控制第24-25页
   ·坠撞乘员模型第25-28页
     ·人体模型建模关键因素第25-27页
     ·多刚体人体模型的数学描述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AD200 飞机建模第29-41页
   ·引言第29页
   ·AD200 飞机第29-31页
   ·AD200 飞机模型第31-40页
     ·几何模型第31-32页
     ·有限元模型第32-34页
     ·材料及特性第34-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AD200 的抗坠撞仿真分析第41-54页
   ·引言第41页
   ·坠撞条件分析第41-43页
   ·坠撞仿真分析第43-52页
     ·碰撞分析软件第43页
     ·计算模型及初始条件第43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3-52页
   ·飞机抗坠撞设计分析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带人体模型的飞机适撞性分析第54-81页
   ·引言第54页
   ·假人模型第54-58页
     ·假人模型发展第54-56页
     ·假人模型分类第56页
     ·假人模型的适用性第56-58页
   ·碰撞人体伤害指标第58-59页
   ·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第59-61页
     ·假人有限元模型第59页
     ·座椅/约束系统第59-60页
     ·接触定义第60页
     ·输出定义第60-61页
   ·碰撞动力学仿真分析第61-80页
     ·座椅动力学仿真第61-70页
     ·带乘员飞机坠撞仿真分析第70-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工作总结第81页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接件振动疲劳寿命分析的SSF法
下一篇:基于CFD方法的高速直升机共轴刚性双旋翼的气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