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植物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药性的概念 | 第13页 |
·植物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第15页 |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 第15-16页 |
·麦角甾醇抑制剂 | 第16页 |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 第16-17页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第17-18页 |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监测与抗性菌的治理 | 第18页 |
·微管蛋白的结构功能 | 第18-23页 |
·微管蛋白的结构 | 第18-21页 |
·微管蛋白的功能 | 第21-23页 |
·微管蛋白杀菌剂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第23-26页 |
·苯并咪唑类负交互抗药性杀菌剂 | 第26-27页 |
·苯酰菌胺 | 第27页 |
·多主棒孢菌的化学防治和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不同属蔬菜病原真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研究 | 第31-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植物病原真菌耐药性 | 第32-33页 |
·植物病原真菌抗药性 | 第33-3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几种蔬菜病原真菌对多菌灵耐药性机理的研究 | 第40-6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2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42-44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44页 |
·目的基因的连接与转化 | 第44-45页 |
·序列分析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多菌灵耐药性链格孢属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5-49页 |
·多菌灵耐药性匍柄霉属真菌β-tubul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9-52页 |
·多菌灵耐药性卵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2-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61页 |
第四章 多主棒孢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抗药性研究 | 第61-87页 |
·试验材料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5页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62-63页 |
·多主棒孢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敏感性测定 | 第63页 |
·多主棒孢菌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第63-64页 |
·抗性菌株交互抗药性研究 | 第64-65页 |
·多主棒孢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5页 |
·多主棒孢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65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65页 |
·目的基因的连接与转化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82页 |
·我国多主棒孢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敏感性 | 第65-73页 |
·多主棒孢菌不同敏感性类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第73-75页 |
·多主棒孢菌抗性菌株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 | 第75-78页 |
·不同敏感性类型多主棒孢菌β-微管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78-8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2-8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7-93页 |
·全文结论 | 第87-88页 |
·讨论 | 第88-92页 |
·创新点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4页 |
附录 | 第10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