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柑橘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 第12-13页 |
| ·柑橘采后主要病害 | 第12页 |
| ·柑橘采后绿霉病侵染特征及侵染途径 | 第12-13页 |
| ·绿霉病的主要防治手段 | 第13页 |
| ·芳香类物质应用于果蔬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目前国内外芳香类物质应用于果蔬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目前国内外芳香物质的应用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 第2章 柠檬醛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果实品质的作用 | 第18-31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18-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数理统计和图形分析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离体条件下抑菌作用 | 第24-25页 |
| ·活体条件下抑菌作用 | 第25页 |
| ·柠檬醛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柠檬醛对柑橘果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柠檬醛对柑橘果肉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果皮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9-31页 |
| 第3章 辛醛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果实品质的作用 | 第31-42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31-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数理统计和图形分析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离体条件下抑菌作用 | 第35页 |
| ·活体条件下抑菌作用 | 第35-36页 |
| ·辛醛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辛醛对柑橘果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辛醛对柑橘果肉中 H2O2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辛醛对柑橘果肉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果皮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9-42页 |
| 第4章 芳香类物质组合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腐烂率的作用 | 第42-51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材料、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 ·数理统计和图形分析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 ·几种芳香类混合物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的抑制作用 | 第46-47页 |
| ·柠檬醛+辛醛(v/v: 4:1)对指状青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柠檬醛+辛醛(v/v: 4:1)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细胞物质泄露的影响 | 第48页 |
| ·柠檬醛+辛醛(v/v: 4:1)对指状青霉菌丝体胞外电导率和 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柠檬醛+辛醛(v/v: 4:1)对接种柑橘果实绿霉病的抑制作用 | 第4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 ·柠檬醛对柑橘采后绿霉病的作用研究 | 第51页 |
| ·辛醛对柑橘采后绿霉病的作用研究 | 第51页 |
| ·几种芳香物质组合对柑橘采后绿霉病的作用研究 | 第51-52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