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碎片化及其整体性治理--基于系统权变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图目录第13-15页
表目录第15-19页
绪论:本项研究的缘起及相关问题阐释第19-29页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第19-22页
  (一) 选题缘起第19-21页
  (二) 研究价值第21-22页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析第22-25页
  (一) 县域政府第22-23页
  (二) 就业服务及体系第23页
  (三) 公共就业服务及体系第23-24页
  (四) 新型城镇化第24-25页
 三、本项研究的方法、结构及创新意图第25-29页
  (一) 研究方法第25-26页
  (二) 逻辑结构第26-27页
  (三) 创新意图第27-29页
第一章 文献检视与简要评价第29-40页
 一、文献检视第29-39页
  (一) 国外相关文献检视第29-35页
  (二) 国内相关文献检视第35-39页
 二、简要评价第39-40页
第二章 概念工具与理论视角第40-55页
 一、棘手性难题审思:碎片化概念工具第40-43页
  (一) 棘手难题与碎片化概述第40-42页
  (二) 对象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外延拓展第42-43页
  (三) 政府协同情境、范围与限度的约束条件:成本效益的权衡第43页
 二、适洽性理论视角:整体性治理第43-55页
  (一) 整体性治理理论综述第43-46页
  (二) 整体性治理的组织载体:总体改革思路与组织架构创设经验第46-50页
  (三) 政府协同的作用模式:内部关系思维向度与外部关系角色定位第50-53页
  (四) 政府协同系数的确定:程度与效度的影响变量第53-55页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第55-65页
 一、研究契合模型:“5×1”系统权变分析模型第55-57页
 二、理论假设: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命题判断第57-65页
  (一) 总假设: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现象第57-64页
  (二) 衍生假设:碎片化背景下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要素间关系的分析第64-65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第65-67页
 一、调查方案设计第65-66页
  (一) 调研地点概况介绍第65页
  (二) 问卷设计第65-66页
  (三) 访谈设计第66页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采集第66-67页
第五章 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第67-188页
 一、服务对象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分析:均衡性与代表性第67-71页
 二、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71-74页
 三、总假设的验证:公共就业服务碎片化的表现形式第74-136页
  (一) 环境超系统:地域及层次碎片化第74-83页
  (二) 目标与价值分系统:目标及价值碎片化第83-92页
  (三) 管理分系统:参与合作主体及协同机制的碎片化第92-104页
  (四) 体制结构分系统:内容结构与职能程序的碎片化第104-119页
  (五) 社会心理分系统:行为动机及文化氛围碎片化第119-126页
  (六) 技术分系统:绩效管理及信息化体系碎片化第126-136页
 四、衍生假设的验证:运用多种量化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要素间关系第136-188页
  (一) 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第136-153页
  (二) 相关分析第153-156页
  (三) 对应分析第156-167页
  (四) 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变量影响观测变量总体均值情况第167-173页
  (五) 因子分析第173-178页
  (六) 回归分析第178-188页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原因探究第188-199页
 一、基于总命题的讨论: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现象第188页
 二、基于衍生命题的讨论:碎片化现状的发散性分析第188-194页
  (一) 城乡一体化问题:城乡总体就业服务效果及服务满足需求程度差异性分析第188-189页
  (二) 服务内容裂解性问题:公民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与其认为就业服务部门应着重加强的服务类型间对应关系第189-191页
  (三) 服务职能整合与程序优化问题:就业服务部门服务效率与公民获得服务所履行相关程序的简便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第191页
  (四) 整合机制问题:就业服务部门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效果与其他相关变量关系第191-193页
  (五) 服务需求评价要素问题:就业服务部门满足服务需求程度与其他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第193-194页
  (六) 碎片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碎片化表现形式的三维因子第194页
 三、原因探究:碎片化的症结与整体性治理改革的难点第194-199页
第七章 对策思考与建议第199-237页
 一、整体系统与权变:地方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前瞻性改革模式第199-202页
 二、问题破解策略思索: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整体性治理策略第202-236页
  (一) 环境超系统:建立地方政府间伙伴关系,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第202-205页
  (二) 目标与价值分系统:重塑目标与价值体系,务求科学与平衡第205-209页
  (三) 管理分系统: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协同模式,充分发挥整体协调优势第209-214页
  (四) 体制结构分系统:实现机构及职能一体化,满足公民多样化需求第214-219页
  (五) 社会心理分系统:积极探寻合作信任正向因素,打造整体团队精神第219-224页
  (六) 技术分系统:系统开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网络体系第224-236页
 三、整体性治理机制:“六维一体”逻辑关系的形态与路径第236-237页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237-239页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37页
 二、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37页
 三、未来研究设想第237-23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39-246页
附录第246-2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251-252页
后记第252-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化同步”推进中的县级政府行为研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
下一篇: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