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隋代文学考论

目录第1-8页
Content第8-12页
中文摘要第12-16页
ABSTRACT第16-26页
绪论第26-37页
 一、“隋代文学”的界定第26页
 二、20世纪以前及1995年以来隋代文学研究概况第26-30页
 三、隋代文学与南北朝文学之关系第30-37页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文化环境第37-71页
 第一节 隋代的文化背景第37-43页
  一、革新朝政第38-40页
  二、统一全国第40-43页
 第二节 隋代的文学环境第43-71页
  一、隋文帝时期的文教与文学第43-53页
  二、隋炀帝时期的文教与文学第53-59页
  三、隋代的选举制度与文学第59-62页
  四、隋代的佛道二教与文学第62-71页
第二章 隋代的作家群考第71-96页
 第一节 关陇作家群考第71-87页
  一、皇室及宫廷作家成员第72-79页
  二、关陇其他作家第79-87页
 第二节 山左作家群考第87-90页
 第三节 江左作家群考第90-96页
第三章 隋代文学著作考第96-112页
 第一节 隋人的总集考第96-99页
  一、总集的起源及编纂目的第96-97页
  二、隋代的总集情况第97-99页
 第二节 隋人的别集考第99-106页
  一、别集名称及用途第99-100页
  二、隋代的别集情况第100-105页
  三、隋代的诗文评第105页
  四、隋代别集的存佚情况第105-106页
 第三节 隋人的小说考第106-110页
  一、隋代小说的涵义第106-108页
  二、隋代的小说情况第108-110页
 第四节 其他第110-112页
第四章 隋代皇室文学创作研究第112-136页
 第一节 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12-124页
  一、隋文帝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12-113页
  二、隋炀帝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13-120页
  三、皇室其他成员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20-124页
 第二节 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24-132页
  一、隋文帝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24-125页
  二、隋炀帝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25-130页
  三、皇室其他成员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30-132页
 第三节 对隋代文人创作的影响第132-136页
  一、隋文帝对隋代文人创作的影响第132-134页
  二、隋炀帝对隋代文人创作的影响第134-136页
第五章 关陇作家群文学创作研究第136-161页
 第一节 杨素诗文创作的特点第136-146页
  一、杨素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36-145页
  二、杨素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45-146页
 第二节 关陇作家群中女性的文学创作第146-154页
  一、大义公主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47-148页
  二、其他女性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48-154页
 第三节 其他关陇作家的文学创作第154-161页
第六章 山左作家群的文学创作研究第161-197页
 第一节 卢思道诗文创作的特点第161-173页
  一、卢思道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62-167页
  二、卢思道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67-173页
 第二节 薛道衡诗文创作的特点第173-184页
  一、薛道衡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174-180页
  二、薛道衡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180-184页
 第三节 孙万寿诗歌创作的特点第184-189页
 第四节 其他山左作家的文学创作第189-197页
第七章 江左作家群的文学创作研究第197-223页
 第一节 虞世基诗歌创作的特点第197-203页
 第二节 王胄诗歌创作的特点第203-208页
 第三节 许善心诗文创作的特点第208-212页
  一、许善心的诗歌创作及特点第209-211页
  二、许善心的散文创作及特点第211-212页
 第四节 其他江左作家的文学创作第212-223页
第八章 隋代文学的评价第223-281页
 第一节 隋代文学的创新第223-239页
  一、隋代乐府诗第223-235页
  二、隋代文学思想的创新第235-239页
 第二节 隋代的文学理论第239-253页
  一、隋文帝重功利的文学观第240-245页
  二、王通形而上学的文学观第245-249页
  三、颜之推调和南北的文学观第249-253页
 第三节 唐初对隋代文学的批判第253-266页
  一、初唐史学家对隋代文学的批判第255-260页
  二、初唐四杰对隋代文学的批判第260-263页
  三、陈子昂对隋代文学的批判第263-266页
 第四节 隋代文学对唐宋文学的影响第266-281页
  一、隋代乐府对唐代的影响第266-273页
  二、其他对唐宋文学的影响第273-281页
结语第281-284页
附录1、庾信与颜之推散文创作研究第284-319页
附录2、隋代文学年表第319-354页
参考文献第354-364页
致谢第364-365页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第365-3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66页

论文共3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狐精故事研究
下一篇:宋人学术笔记中《诗》学资料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