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四、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理论基础及历史沿革 | 第17-26页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17-22页 |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 | 第17-20页 |
(二)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评析 | 第20-21页 |
(三)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第21-22页 |
二、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三、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历史沿革与改革背景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 | 第26-36页 |
一、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因素 | 第26-29页 |
(一) 美国师资短缺的现状及原因 | 第26-27页 |
(二) 新教师流失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三) 新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 | 第28页 |
(四) 新教师入职培训产生的原因 | 第28-29页 |
二、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涵 | 第29-30页 |
(一)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含义 | 第29-30页 |
(二) 制定培训计划的指导思想 | 第30页 |
三、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目标 | 第30-32页 |
(一) 改善新教师的教学行为 | 第31页 |
(二) 降低新教师的流失率 | 第31页 |
(三) 向新教师传播学区和学校文化信息 | 第31-32页 |
四、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的构成 | 第32-33页 |
(一) 定向课程 | 第32页 |
(二) 支持和辅助 | 第32-33页 |
(三) 训练课程 | 第33页 |
(四) 教师评价 | 第33页 |
五、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评价 | 第33-36页 |
(一) 评价方式 | 第33-34页 |
(二) 评价标准 | 第34-36页 |
第三部分: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实践及案例分析 | 第36-43页 |
一、康涅狄格州对新教师的支持与培训 | 第36-38页 |
二、加利福尼亚州新教师入职培训计划 | 第38-41页 |
(一) 圣克鲁斯新教师培训计划 | 第39-40页 |
(二) 加利福尼亚州新教师支持与评价计划 | 第40-41页 |
三、肯塔基州新教师入职培训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43-49页 |
一、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一) 缺乏全国性系统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 第43页 |
(二) 新教师入职培训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 | 第43页 |
(三) 新教师入职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 第43-44页 |
(四) 新教师入职培训缺少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 第44页 |
二、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改进策略 | 第44-49页 |
(一) 建立全国性、系统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 | 第44-45页 |
(二) 制定严格的新教师入职阶段的专业标准 | 第45-46页 |
(三) 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评价体系 | 第46-47页 |
(四) 加强入职培训中的教学指导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