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2 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生态 | 第16页 |
·生态道德 | 第16-17页 |
·生态道德教育 | 第17页 |
·公民生态道德教育 | 第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理论渊源: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 | 第17-19页 |
·学科渊源:环境伦理学 | 第19-20页 |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观 | 第20-22页 |
3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必要性 | 第22-35页 |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22-31页 |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22-23页 |
·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23-26页 |
·企业及公司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26-28页 |
·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28-30页 |
·其他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成因 | 第31-33页 |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 第31页 |
·当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第31-32页 |
·道德教育未跟上时代步伐 | 第32页 |
·个体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 第32-33页 |
·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生态文明呼吁公民生态道德教育 | 第33-34页 |
·公民社会要求公民生态道德教育 | 第34-35页 |
4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及经验总结 | 第35-42页 |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 | 第35-38页 |
·美国 | 第35页 |
·日本 | 第35-36页 |
·新加坡 | 第36-37页 |
·印度 | 第37-38页 |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经验总结 | 第38-42页 |
·家庭教育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 | 第38-39页 |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 第39-40页 |
·学校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 第40页 |
·民间组织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力量 | 第40-42页 |
5 加强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42-49页 |
·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价值观 | 第42-43页 |
·人与自然平等观 | 第42页 |
·物本主义价值观 | 第42-43页 |
·适度健康的消费观念 | 第43页 |
·把握好生态道德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加强生态立法 | 第43-44页 |
·严格生态执法 | 第44页 |
·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宣传 | 第44-46页 |
·宏观层面 | 第45页 |
·微观层面 | 第45-46页 |
·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 | 第46-47页 |
·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变 | 第46页 |
·坚持传统生态保护教育实践活动 | 第46-47页 |
·大力开展周边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 | 第47页 |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运行机制 | 第47-49页 |
·改革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管理机构 | 第47页 |
·建立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四维联动机制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