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全数字化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及其继电保护系统 | 第19-27页 |
|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征和架构体系 | 第19-21页 |
| ·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特征 | 第19-20页 |
| ·智能变电站的架构体系 | 第20-21页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 第21-25页 |
| ·电子式互感器 | 第22-23页 |
| ·合并单元 | 第23页 |
| ·交换机 | 第23-24页 |
| ·智能终端 | 第24页 |
| ·同步时钟 | 第24-25页 |
| ·220kV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架构简介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可靠性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 第27-39页 |
| ·可靠性原理 | 第27-30页 |
| ·可靠度 | 第27-28页 |
| ·平均失效时间(MTTF) | 第28页 |
| ·可用度 | 第28-30页 |
| ·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30-38页 |
| ·串联结构 | 第31-32页 |
| ·并联结构 | 第32页 |
| ·网络结构 | 第32-35页 |
| ·最小路集不交化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建模和计算 | 第39-51页 |
| ·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简介 | 第39-40页 |
|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计算 | 第40-50页 |
| ·主变保护的可靠性 | 第40-42页 |
| ·线路保护和母联保护的可靠性 | 第42-46页 |
| ·母线保护的可靠性 | 第46-49页 |
|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保护系统元件重要性分析 | 第51-57页 |
| ·元件重要性原理 | 第51页 |
| ·Birnbaum重要度 | 第51-53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3-54页 |
| ·关键重要度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措施 | 第57-67页 |
| ·以太网的冗余性 | 第57-60页 |
| ·实时控制要求 | 第57-58页 |
| ·网络构架要求 | 第58-60页 |
| ·环形网络结构母线保护可靠性评估 | 第60-63页 |
| ·环形网络结构母线保护的组网方案及可靠性框图 | 第60-62页 |
| ·最小路集节点遍历法 | 第62-63页 |
| ·可靠性计算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