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中速柴油机重油燃烧过程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柴油机监控系统的开发第15-34页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第15-20页
     ·试验方法与方案确定第15-16页
     ·测量方法与功能实现第16-20页
   ·监控系统的硬件建设第20-21页
   ·监控系统的软件建设第21-23页
   ·燃烧放热率计算第23-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柴油机多维燃烧模拟计算模型第34-47页
   ·CFD 的现状第34-35页
     ·零维模型第34页
     ·准维模型第34-35页
     ·多维模型第35页
   ·气体流动模型第35-37页
   ·喷雾模型第37-42页
     ·蒸发模型第37-38页
     ·破碎模型第38-41页
     ·碰壁模型第41-42页
   ·燃烧模型第42-43页
   ·排放模型第43-45页
     ·NOx 生成机理及排放模型第43-44页
     ·Soot 生成机理及排放模型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柴油机燃烧室几何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47-59页
   ·分析模型建立第47-54页
     ·中速柴油机相关参数第47-48页
     ·三维模型建立第48-54页
   ·数学模型选择第54-55页
   ·计算模型验证第55-56页
   ·计算结果第56-58页
     ·缸内压力及温度第56页
     ·排放物浓度第56-57页
     ·缸内喷雾流场第57页
     ·温度场的分布第57-58页
     ·NOx 浓度场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柴油机变参数研究第59-72页
   ·喷油提前角影响第59-64页
     ·温度场分布第60-62页
     ·当量比分布第62-63页
     ·NO 浓度场分布第63-64页
   ·进气温度影响第64-69页
     ·温度场分布第66-68页
     ·图第68-69页
   ·参数优化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全文总结第72-73页
   ·工作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沟槽型缸套活塞环摩擦润滑性能研究
下一篇:无片外电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