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区侏罗纪构造—古地理研究
|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 ·选题依据及来源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工作量 | 第15-16页 |
| ·关键问题 | 第16页 |
| ·主要成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背景 | 第18-23页 |
| ·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概况 | 第18页 |
| ·大别山及周缘地区盆地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箕状盆地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0-23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研究区侏罗系地层简介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挂车地区侏罗系剖面分析 | 第23-45页 |
| ·挂车地区侏罗系实测剖面 | 第23-25页 |
| ·挂车地区侏罗系沉积相分析 | 第25-30页 |
| ·碎屑岩岩性-沉积相分析 | 第26-27页 |
| ·样品薄片粒度分析 | 第27-30页 |
| ·挂车地区侏罗系碎屑物源分析 | 第30-31页 |
| ·挂车地区侏罗系盆地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 | 第31-44页 |
|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32页 |
|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35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37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7-39页 |
| ·重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4页 |
| ·挂车侏罗系剖面总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河塌地区侏罗系剖面分析 | 第45-58页 |
| ·河塌地区侏罗系实测剖面 | 第45-48页 |
| ·河塌地区侏罗系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48-54页 |
| ·河塌地区侏罗系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49-52页 |
| ·样品薄片粒度分析 | 第52-54页 |
| ·河塌地区侏罗系碎屑物源分析 | 第54页 |
| ·古水流测量及计算 | 第54-56页 |
| ·河塌地区侏罗系剖面总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安庆地区侏罗纪构造演化过程讨论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