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成果综述 | 第14-17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创新点 | 第18页 |
五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18-21页 |
第一章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背景及指导思想 | 第21-47页 |
第一节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社会背景 | 第21-27页 |
一 国共两党关系及国民政府新闻宣传政策的变化 | 第21-24页 |
二 晋察冀边区的民主政治环境 | 第24-25页 |
三 晋察冀边区的军事背景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晋察冀边区的经济、教育及技术条件 | 第27-37页 |
一 晋察冀边区的经济状况 | 第27-31页 |
二 晋察冀边区的教育情况 | 第31-35页 |
三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物质技术条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理论发展 | 第37-46页 |
一 党对新闻宣传的认识深入 | 第38-40页 |
二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理念趋于成熟 | 第40-46页 |
第四节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思想基础 | 第46-47页 |
第二章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主要形式 | 第47-82页 |
第一节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主导力量——报刊 | 第47-66页 |
一 晋察冀边区各系统报刊建设成就突出 | 第47-50页 |
二 晋察冀边区主要报刊及其宣传 | 第50-66页 |
第二节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新兴媒介——广播电台和通讯社 | 第66-82页 |
一 在艰苦斗争中进行宣传的《晋察冀日报》社新闻台 | 第66-68页 |
二 深入群众宣传的《冀中导报》电台 | 第68-71页 |
三 设备简陋但宣传及时的《冀热察导报》电台 | 第71-73页 |
四 晋察冀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台——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 | 第73-77页 |
五 晋察冀地区信息总汇机构——晋察冀通讯社 | 第77-82页 |
第三章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 | 第82-119页 |
第一节 抗战政策的宣传 | 第82-88页 |
一 宣传全面抗战路线 | 第82-85页 |
二 宣传持久战,驳斥亡国论 | 第85-88页 |
第二节 边区建设和民众动员宣传 | 第88-99页 |
一 宣传边区的建设 | 第88-95页 |
二 进行民众动员宣传 | 第95-99页 |
第三节 为巩固解放区进行的宣传 | 第99-104页 |
一 宣传整风运动 | 第99-102页 |
二 宣传发展生产和公粮运动 | 第102-104页 |
第四节 晋察冀边区的国际宣传 | 第104-111页 |
一 宣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第105-109页 |
二 宣传国际社会声援中国抗战 | 第109-111页 |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边区的新闻宣传 | 第111-119页 |
一 宣传党的对敌政策 | 第111-114页 |
二 宣传土改运动 | 第114-119页 |
第四章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策略 | 第119-131页 |
第一节 立场鲜明,积极主动进行新闻宣传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立足事实进行全面宣传 | 第121-123页 |
第三节 立足群众 服务群众 发动群众 | 第123-126页 |
第四节 重点明确的集中宣传和典型报道 | 第126-131页 |
第五章 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效果 | 第131-144页 |
第一节 宣传了党的主张,巩固边区政权 | 第131-133页 |
第二节 充当了革命喉舌,动员了群众抗战 | 第133-138页 |
第三节 推动边区政策的实施 | 第138-144页 |
结语 | 第14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