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从“自然人”到“道德公民”--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逻辑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言第8-19页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9-15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3.文献综述小结第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第16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公民与公民教育第16-19页
  1.公民第16-17页
  2.公民教育第17-19页
一、卢梭公民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9-23页
 (一)卢梭的生平第19-20页
 (二)卢梭公民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第20-23页
  1.理论背景:古典公民教育传统——古希腊的公民教育思想第21-22页
  2.时代背景:启蒙运动与近代公民教育思想的开启第22-23页
二、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3-38页
 (一)自然人的假设——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第23-26页
 (二)培养公民——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核心目标第26-36页
  1.自然状态的“增补性”第26-27页
  2.自然人:“精神灵性”与“可完善性”第27-29页
  3.自然人的“异化”第29-36页
 (三)“道德共同体”的构建——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逻辑终点第36-38页
三、卢梭论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第38-49页
 (一)公意——公民教育实现的基本途径第39-41页
 (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实现的必要途径第41-46页
 (三)公民宗教——公民教育实现的高级形式第46-49页
四、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评价与现代启示第49-59页
 (一)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评价第49-53页
  1.道德世界的牛顿第49-50页
  2.法国大革命的“福音书”第50-51页
  3.思想界的精神之师第51-52页
  4.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导师第52-53页
 (二)卢梭公民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53-59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重视和加强公民教育第54页
  2.加强政治建设,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践中培育公民意识第54-56页
  3.加强社会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培育公民意识第56-57页
  4.加强文化建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培育公民意识第57-59页
五、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孙中山《建国方略》研究
下一篇: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