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毛孢冬虫夏草培养工艺优化及多糖分离纯化、结构性能测定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4页 |
·冬虫夏草的概述 | 第13页 |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现状 | 第13-14页 |
·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 | 第14-17页 |
·多糖 | 第14-15页 |
·虫草素和虫草酸 | 第15页 |
·核苷类 | 第15-16页 |
·粗蛋白和氨基酸 | 第16页 |
·麦角固醇 | 第16页 |
·脂肪酸和金属元素 | 第16-17页 |
·冬虫夏草的药理功能 | 第17-18页 |
·免疫作用 | 第17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第17-18页 |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第18页 |
·保护心脏和降血压的作用 | 第18页 |
·虫草多糖的研究动态 | 第18-22页 |
·分离纯化 | 第18-20页 |
·结构特性分析 | 第20页 |
·药理活性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菌种 | 第24页 |
·仪器 | 第24-25页 |
·试剂 | 第25-26页 |
·培养方法 | 第26-27页 |
·5L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26页 |
·50L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26页 |
·碳氮比浓度优化方法 | 第26页 |
·不同氮源浓度培养方法 | 第26-27页 |
·氮源流加控制方法 | 第27页 |
·不同温度培养方法 | 第27页 |
·不同转速培养方法 | 第27页 |
·不同通气量培养方法 | 第27页 |
·原材料处理条件优化方法 | 第27页 |
·发酵过程在线参数测定方法 | 第27页 |
·发酵过程离线参数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发酵虫草菌粉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腺苷含量测定方法 | 第28页 |
·甘露醇含量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氨基氮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磷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虫草多糖分离纯化方法 | 第30-33页 |
·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30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30-3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 第31-32页 |
·粗多糖中除蛋白的方法 | 第32页 |
·多糖的初步纯化方法 | 第32-33页 |
·多糖的柱层析纯化方法 | 第33页 |
·虫草多糖纯度的验证 | 第33页 |
·虫草多糖(HSP-1)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单糖组成的测定方法 | 第34页 |
·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方法 | 第34-35页 |
·甲基化分析方法 | 第35页 |
·部分酸水解方法 | 第35-36页 |
·红外光谱分析(FT-IR)方法 | 第36页 |
·虫草多糖(HSP-1)的抗氧化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分析方法 | 第37页 |
·还原力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第3章 冬虫夏草发酵过程工艺优化 | 第38-51页 |
·引言 | 第38页 |
·冬虫夏草培养过程分析 | 第38-40页 |
·种子培养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发酵培养过程分析 | 第39-40页 |
·正交试验考察碳氮比浓度优化 | 第40-41页 |
·不同氮源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氮源流加控制新工艺 | 第42-43页 |
·温度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3-46页 |
·转速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6页 |
·通气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46-47页 |
·活细胞传感仪在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原材料的处理条件优化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虫草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分析 | 第51-64页 |
·引言 | 第51页 |
·多糖的提取纯化 | 第51-57页 |
·虫草菌粉中多糖的提取优化 | 第51-52页 |
·虫草菌粉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粗多糖中除蛋白方法的比较 | 第52-54页 |
·粗多糖的初步纯化 | 第54页 |
·粗多糖的柱层析纯化 | 第54-55页 |
·多糖的纯度验证 | 第55-57页 |
·多糖(HSP-1)的结构分析 | 第57-63页 |
·虫草多糖(HSP-1)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第57页 |
·虫草多糖(HSP-1)单糖组成的测定 | 第57-58页 |
·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分析 | 第58-60页 |
·HSP-1甲基化分析 | 第60-61页 |
·HSP-1部分酸水解分析 | 第61-62页 |
·红外光谱性能 | 第62页 |
·HSP-1的结构预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虫草多糖(HSP-1)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64-70页 |
·引言 | 第64页 |
·HSP-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4-65页 |
·HSP-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5-67页 |
·HSP-1的还原力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