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生态差异性分析与保种
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郏县红牛品种资源概述 | 第10-11页 |
·形态特征 | 第10页 |
·生产性能 | 第10页 |
·育种状况 | 第10-11页 |
·存在问题 | 第11页 |
·郏县红牛三个产区生态地理状况 | 第11-12页 |
·中心产区 | 第11-12页 |
·边缘产区 | 第12页 |
·生态环境对家畜的影响 | 第12页 |
·边缘种群与中心种群 | 第12-13页 |
·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评估方法 | 第13-16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13-14页 |
·评估方法 | 第14-16页 |
·畜禽资源保护的策略 | 第16-20页 |
·畜禽资源保护 | 第16-18页 |
·优先保护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生态类型的遗传分析 | 第21-5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采样及地点数量 | 第21页 |
·采样方法及原则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DNA 的提取步骤 | 第23页 |
·基因组 DNA 的质量检测 | 第23-24页 |
·DNA 提取的注意事项 | 第24页 |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 | 第24-27页 |
·微卫星 DNA 标记的选择 | 第24-26页 |
·PCR 反应 | 第2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PCR 产物 | 第26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26-27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统计分析 | 第27-30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 | 第27-28页 |
·群体间的遗传分析 | 第28-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3页 |
·郏县红牛基因组 DNA 琼脂糖检测 | 第30页 |
·PCR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0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30-34页 |
·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频率 | 第34-39页 |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优势等位基因 | 第39-40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的遗传分化 | 第43-44页 |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指数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群体之间的聚类分析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52页 |
·关于实验方法优化的讨论 | 第45-48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 | 第48-50页 |
·群体间遗传变异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生态类型的表型分析 | 第52-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体尺测定 | 第52页 |
·数据统计 | 第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三个不同产区郏县红牛体尺特征的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三个不同产区郏县红牛角型与毛色差异 | 第53-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保种建议 | 第59-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ABSTRACT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