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引言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10-12页 |
|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框架 | 第12-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 ·农超对接相关理论及定义概述 | 第15-21页 |
| ·“农超对接”理论 | 第15-16页 |
|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第16-19页 |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1页 |
| 3 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研究 | 第21-24页 |
| ·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将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 | 第24页 |
| 4 呼和浩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现状 | 第24-27页 |
| ·呼和浩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呼和浩特超市发展现状 | 第26页 |
| ·呼和浩特“农超对接”实施现状 | 第26-27页 |
| 5 呼和浩特实行“农超对接”的效果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 ·呼和浩特“农超对接”实施效果研究 | 第27-31页 |
| ·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下降 | 第28页 |
| ·农产品流通成本下降 | 第28-29页 |
| ·农民收入得以提高 | 第29-30页 |
|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 | 第30-31页 |
| ·农产品实行了订单式生产 | 第31页 |
| ·农产品生产者实行了标准化生产 | 第31页 |
| ·呼和浩特开展“农超对接”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 ·合作社的规范程度和生产规模 | 第31-32页 |
| ·农超对接机制的健全程度 | 第32-33页 |
| ·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33页 |
| ·合作社是否建立起质量追溯体系 | 第33-34页 |
| ·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 | 第34页 |
| 6 呼和浩特实行“农超对接”的建设性建议 | 第34-39页 |
| ·完善“农超对接”的机制建设 | 第35页 |
| ·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 第35页 |
|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第35-36页 |
| ·完善“农超对接”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 第36页 |
| ·提高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水平 | 第36页 |
| ·鼓励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 第36-37页 |
| ·加强对农业合作社专门管理人才的培养 | 第37页 |
| ·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到合作社进行直接采购 | 第37页 |
| ·采用灵活的资金结算方式 | 第37-38页 |
| ·建设地区性信息共享平台 | 第38页 |
| ·政府应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 第38-39页 |
| 7 结论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