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光度函数与演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的射电特性简述 | 第14-32页 |
| ·不同种类的活动星系核 | 第14-15页 |
|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 | 第15-17页 |
| ·活动星系核的射电特性 | 第17-22页 |
| ·射电噪和射电宁静源 | 第18-20页 |
| ·FR I 和 FR II | 第20-22页 |
| ·LERG/HERG | 第22页 |
| ·射电星系 | 第22-30页 |
| ·CSS/GPS | 第23-27页 |
| ·巨射电星系 | 第27-28页 |
| ·双射电星系 | 第28-29页 |
| ·濒死射电星系 | 第29-30页 |
| ·射电星系的演化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光度函数 | 第32-46页 |
| ·确定光度函数的方法 | 第32-35页 |
| ·V/V_max检验和1/V_max估计 | 第32-34页 |
| ·C~- 方法 | 第34-35页 |
|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35页 |
| ·光度函数的演化 | 第35-37页 |
| ·射电光度函数 | 第37-45页 |
| ·本地射电光度函数 | 第37-39页 |
| ·陡谱源的射电光度函数 | 第39-42页 |
| ·低光度射电源的演化 | 第42-44页 |
| ·平谱源的射电光度函数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经典的非参数估计的误差分析 | 第46-61页 |
| ·方法 | 第46-49页 |
| ·/V_a方法 | 第47-48页 |
| ·PC 方法 | 第48-49页 |
|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49-53页 |
| ·多个样本 | 第53页 |
| ·应用于实际的样本 | 第53-54页 |
| ·蒙特卡洛模拟 | 第54-57页 |
| ·选择红移-光度间隔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射电核的光度函数 | 第61-81页 |
| ·样本构建 | 第63-66页 |
| ·3CRR样本 | 第63页 |
| ·MRC 1-Jy样本 | 第63-65页 |
| ·MS4样本 | 第65页 |
| ·BRL样本 | 第65页 |
| ·组合样本 | 第65-66页 |
| ·核-延展辐射流量比 | 第66-68页 |
| ·射电光度函数 | 第68-76页 |
| ·408 MHz处总的射电光度函数 | 第69-72页 |
| ·‘核-总’射电光度相关关系 | 第72页 |
| ·5.0 GHz处射电核的光度函数 | 第72-75页 |
| ·‘核-总’射电光度函数比较 | 第75-76页 |
| ·讨论 | 第76-79页 |
| ·射电核 | 第76-77页 |
| ·射电核的负密度演化 | 第77-78页 |
| ·与X射线双星类比 | 第78页 |
| ·核和瓣的不同演化 | 第78-79页 |
| ·小结 | 第79-81页 |
| 第五章 参数化的射电核光度函数 | 第81-86页 |
|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参数拟合 | 第81-82页 |
| ·纯密度演化模型 | 第81-82页 |
| ·光度依赖的密度演化模型 | 第82页 |
| ·蒙特卡洛模拟 | 第82-84页 |
| ·红移和光度独立 | 第83页 |
| ·红移和光度不独立 | 第83-84页 |
| ·模拟射电源样本 | 第84-86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109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9-110页 |
| 简历 | 第110-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