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1 现有资料及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2 现场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 第12-14页 |
研究结果 | 第14-35页 |
1 福建省新农合运行情况 | 第14-20页 |
·参合及筹资情况 | 第14页 |
·住院及补偿趋势 | 第14-15页 |
·2012 年各设区市新农合住院及补偿比较 | 第15-16页 |
·不同人均住院费县补偿情况 | 第16页 |
·病人流向 | 第16-17页 |
·各设区市病人流向比较 | 第17-18页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费用水平比较 | 第18-19页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补偿水平比较 | 第19页 |
·新农合超高额患者住院费用及补偿情况 | 第19-20页 |
2 问卷调查情况 | 第20-27页 |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生病时的就诊选择 | 第21-22页 |
·首诊医疗机构及原因 | 第22-23页 |
·调查对象参合及补偿情况 | 第23-25页 |
·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看法 | 第25-26页 |
·农民对医疗机构的期望 | 第26-27页 |
3 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就医行为影响因素 | 第27-35页 |
·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影响农民实际受益,导致“看病贵” | 第27-32页 |
·“看病难”有所缓解,但不同人群仍存在看病难问题对策和建议 | 第32-35页 |
对策和建议 | 第35-41页 |
1 加强费用控制 | 第35-36页 |
2 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及新农合药品目录管理 | 第36页 |
3 根据各地人均医疗费合理调整筹资水平 | 第36-37页 |
4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 | 第37-38页 |
5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 第38-39页 |
6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与新农合有效衔接 | 第39页 |
7 提高新农合受益公平性,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障水平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1 新农合减轻了农民一定的医疗费用负担,但作用有限 | 第41页 |
2 新农合促进了农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但病人流向不合理 | 第41-42页 |
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性 | 第42-43页 |
1 本研究的特色 | 第42页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52页 |
综述 | 第52-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