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雷暴时空分布及潜势预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11页 |
| ·雷暴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雷暴潜势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人工神经网络在雷暴预报中的应用进展 | 第10-11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辽宁省雷暴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 第13-34页 |
| ·辽宁省气候特征 | 第13-14页 |
| ·资料介绍 | 第14-16页 |
| ·雷暴观测资料 | 第14页 |
| ·闪电定位资料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气候趋势系数和倾向率 | 第16-17页 |
| ·Morlet小波分析 | 第17-18页 |
| ·保证率法 | 第18页 |
| ·结果分析 | 第18-29页 |
| ·年际变化特征 | 第18-28页 |
| ·季、月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 ·日变化特征 | 第29页 |
| ·闪电活动规律分析 | 第29-33页 |
| ·闪电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 ·闪电频数日变化 | 第30页 |
| ·闪电频数月变化 | 第30-31页 |
| ·闪电强度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 ·闪电强度及雷击大地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辽宁省雷暴潜势预报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4-47页 |
| ·BP神经网络简介 | 第34-37页 |
| ·BP算法的数学原理 | 第35-37页 |
| ·BP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37页 |
| ·探空因子介绍 | 第37-38页 |
| ·样本对的匹配 | 第38-40页 |
| ·预报因子分析 | 第40-44页 |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44-47页 |
| ·网络结构的选择 | 第44页 |
| ·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 | 第44-45页 |
| ·训练算法 | 第45页 |
| ·传递函数 | 第45页 |
| ·过拟合问题的处理 | 第45-46页 |
| ·隐节点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47-59页 |
| ·双隐层BP网络预报结果 | 第47页 |
| ·单隐层BP网络预报结果 | 第47-48页 |
| ·线性回归算法预报结果 | 第48-50页 |
| ·上述三种方法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 ·6小时实效BP神经网络模型雷暴潜势预报试验 | 第53-55页 |
| ·3小时实效预报试验 | 第55-57页 |
| ·预报误差分析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60-61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61页 |
|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