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7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第11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15页
 编码第15-16页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一章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形式与编排分析第17-36页
   ·教师节报道概念界定第17-18页
     ·教师节的由来及定义第17页
     ·教师节报道第17-18页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数量变化分析第18-20页
   ·教师节报道时间、地域分布、版面位置分析第20-36页
     ·报道时间分析第20-23页
     ·报道地域分布分析第23-24页
     ·报道版面分析第24-25页
     ·报道体裁分析第25-36页
第二章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内容与专题分析第36-49页
   ·教师节节日文化报道分析第36-41页
     ·国家高层领导共同庆祝的报道分析第36-39页
     ·教师节送礼之风的报道分析第39-40页
     ·教师节尊师重教的报道分析第40-41页
   ·教师个人利益问题报道分析第41-43页
   ·西部与农村教育、师资报道分析第43-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优劣势分析第49-52页
   ·教师节报道优点分析第49-50页
   ·教师节报道缺点分析第50-52页
第四章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报道发展策略分析第52-54页
   ·做强新闻深度报道,以内容吸引受众第52页
   ·强化新闻评论,开拓新闻评论的新形式第52-53页
   ·创造新闻内容采集新模式,贴近受众实际生活第53-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激”与媒体社会角色错位
下一篇:《吕梁日报》经济新闻研究(2001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