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国内外有关本题的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间借贷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及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 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基础与发展现状 | 第17-23页 |
一、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基础 | 第17-19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发展历程及存在主要不足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发展历程 | 第23-28页 |
一、 1978年以前:民间借贷的绝对禁止阶段 | 第23页 |
二、 1979—1995年:民间借贷监管较为宽松阶段 | 第23-25页 |
三、 1995—2004年:民间借贷严格管制阶段 | 第25-26页 |
四、 2004年以后:民间借贷出现较大松动到合法化阶段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立法不足与机制缺陷 | 第28-31页 |
一、 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管立法体系 | 第28-29页 |
二、 现有金融监管机制无法涵盖民间借贷市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立法完善与机制改革 | 第31-45页 |
第一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监管的立法模式及监管原则 | 第31-36页 |
一、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监管的立法模式 | 第31-34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原则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制度构建与机制设计 | 第36-45页 |
一、 明确民间借贷主体资格,改革和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 第36-39页 |
二、 确立我国民间借贷市场退出机制及程序要求 | 第39-42页 |
三、 明确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监管主体及其职责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