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 国内的研究动态第11-12页
  二、 国外的研究动态第12-13页
  三、 自己的见解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页
 第四节 主要见解与主要不足第14-16页
  一、 主要见解第14-15页
  二、 主要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界定及对其监管的依据第16-27页
 第一节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其存在意义第16-20页
  一、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定义第16-18页
  二、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在意义第18-20页
 第二节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的风险第20-23页
  一、 自身内在网络技术安全风险第20页
  二、 对于银行的外在金融风险第20-22页
  三、 对于客户的外在信用风险第22-23页
 第三节 对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理论根据第23-27页
  一、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经济学分析第23-24页
  二、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法学分析第24-27页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现状第27-30页
  一、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规范的基本规定第27-29页
  二、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基本规定的特点第29-30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缺陷第30-33页
  一、 相关基本规定不够周全第30-31页
  二、 监管模式设计存在不足第31-33页
第三章 欧美国家和地区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的经验借鉴第33-37页
 第一节 美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及其经验借鉴第33-35页
  一、 美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监管立法第33-34页
  二、 对我国的启示第34-35页
 第二节 欧盟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及其经验借鉴第35-37页
  一、 欧盟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监管立法第35页
  二、 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立法的具体建议第37-47页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目标定位与模式设计第37-41页
  一、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目标定位第37-38页
  二、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模式设计第38-41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基本制度第41-47页
  一、 统一注册资本制度第41-42页
  二、 强制电子身份认证制度第42-44页
  三、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第44页
  四、 建立安全保证金制度第44-45页
  五、 规定信息保护制度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申请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垄断行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民间借贷市场法律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