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23页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二 学术界研究综述第12-21页
  (一)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综述第13-21页
 三 主要内容与基本构架第21页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1-2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创新点第22-23页
第一部分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第23-29页
 一 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发展第23-24页
 二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延伸第24-25页
  (一) 循环经济的定义第24页
  (二) 循环经济的延伸第24-25页
 三 循环经济的特征与原则第25-29页
  (一)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第25-26页
  (二) 循环经济的原则第26-29页
第二部分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及现实情况第29-41页
 一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29-35页
  (一)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人口、资源压力第29-31页
  (二)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压力第31-35页
 二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第35-41页
  (一)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第35-37页
  (二)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第三部分 总结吸收国外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的经验第41-47页
 一 日本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第41-43页
  (一) 循环经济建设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第41-42页
  (二) 循环经济建设得到日本民众支持第42页
  (三) 循环经济建设得到日本众企业的支持第42页
  (四) 循环经济建设得到中介机构的支持第42-43页
 二 美国对循环经济建设做出的努力第43-45页
  (一) 为发展循环经济铺平道路第43页
  (二) 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设立目标第43-44页
  (三)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政策支持第44页
  (四) 联邦政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典范第44页
  (五) 行业机构及非政府机构起到关键作用第44页
  (六)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大家的主动参加为保证第44-45页
 三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第45-47页
  (一) 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框架第45页
  (二) 成立垃圾处理监管机构第45-46页
  (三) 让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将“绿点”计划实施到包装垃圾回收第46-47页
第四部分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与对策第47-55页
 一 从政府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47-51页
  (一) 完善经济政策第47-48页
  (二) 健全法规和标准第48-49页
  (三) 加强管理监督第49页
  (四) 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第49-50页
  (五) 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第50页
  (六) 强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第50-51页
  (七) 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第51页
  (八) 加强组织领导第51页
 二 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第51-55页
  (一)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第51-52页
  (二) 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第52页
  (三) 发展再制造第52页
  (四) 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第52-53页
  (五) 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53页
  (六) 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53页
  (七) 推行绿色消费第53-54页
  (八) 实施大循环战略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5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表达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共轭席夫碱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