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司法确认程序的源起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新民诉法创设的制度 | 第12页 |
第二节 司法确认制度的产生过程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现实选择 | 第13-17页 |
一、司法确认程序的正当性 | 第13-14页 |
二、司法确认程序的现实需要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司法确认程序的定位和效力——以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为标本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 | 第17-19页 |
一、司法确认程序定位的理论观点 | 第17-18页 |
二、司法确认程序应定性为非诉程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调解协议的效力分析和定位 | 第19-26页 |
一、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历史梳理 | 第19-21页 |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探究 | 第21-22页 |
三、司法确认的既判力考察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探究司法确认制度之困境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司法确认制度立法层面的缺失 | 第27页 |
第二节 现行司法确认制度的解读与评析 | 第27-32页 |
一、司法确认的具体规定 | 第27-29页 |
二、法院的司法审查 | 第29-32页 |
第三节 调解组织与司法确认工作的不足 | 第32-33页 |
一、法院内部致力于司法确认的积极性不高 | 第32页 |
二、司法行政部门定位不清和职能混乱 | 第32-33页 |
三、人民调解组织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 | 第33页 |
第四节 司法确认制度的完善途径 | 第33-36页 |
一、借鉴多元非诉纠纷解决制度,健全司法确认体系 | 第33-35页 |
二、及时更新立法规定和司法思维理念 | 第35-36页 |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确认程序和审查环节 | 第36页 |
第五节 完善司法确认的救济措施 | 第36-40页 |
一、裁定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救济 | 第37-38页 |
二、驳回当事人申请的救济 | 第38页 |
三、案外人的救济 | 第38-40页 |
第六节 加快人民调解制度建设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