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和自律制度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 绪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研究范围和目的第9-10页
  1. 研究范围第9-10页
  2. 研究目的第10页
 (三)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 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资格的研究第10-11页
  2. 业务管理问题研究第11-12页
  3. 有关客户权益保障的研究第12页
  4. 有关沉淀资金的研究第12-13页
 (四) 研究路线和方法第13-14页
  1. 研究路线第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预期结果和对现实的意义第14-15页
二、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和模式第15-18页
 (一) 网络电子支付的发展第15页
 (二) 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第15-16页
  1. 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原因第15-16页
  2.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第16页
   (1)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第16页
   (2) 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额不断增加第16页
   (3) 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范围扩大第16页
 (三) 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模式第16-18页
三、 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法律问题和主要法律关系第18-22页
 (一) 主要法律问题第18-20页
  1. 主体资格不合格第18页
   (1) 主体鱼龙混杂第18页
   (2) 规范的必要性第18页
  2. 滥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第18-19页
   (1) 洗钱、套现等问题伴随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第18-19页
   (2) 规范的必要性第19页
  3. 客户权益保障问题第19-20页
   (1) 服务协议第19页
   (2) 客户信息安全问题第19-20页
  4. 备付金管理问题第20页
 (二) 主要法律关系第20-22页
  1. 民事法律关系第20页
  2. 行政法律关系第20-22页
四、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法律制度第22-28页
 (一)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第22页
 (二) 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第22-23页
  1. 界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第22-23页
  2. 主体资格要求第23页
 (三)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23-26页
  1. 主体资格第23-24页
   (1) 主体界定第23页
   (2) 实施行政许可制度——牌照管理第23-24页
   (3) 主体条件要求第24页
  2. 业务管理第24-25页
  3. 客户权益保障第25页
  4. 备付金管理第25-26页
   (1) 备付金定性第25页
   (2) 备付金存管第25-26页
 (四)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26-28页
五、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自律法律制度第28-31页
 (一) 《网络支付行业自律公约》第28-29页
 (二)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指引》第29-31页
  1. 业务管理第29-30页
   (1) 用户实名制管理第29页
   (2) 交易控制第29页
   (3) 商户管理第29-30页
  2. 客户权益保障第30页
   (1) 规范用户服务协议第30页
   (2) 信息保护第30页
  3. 备付金管理第30-31页
六、 外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现有法律制度分析第31-33页
 (一) 欧盟的监管制度第31-32页
  1. 欧盟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的规定第31页
  2. 欧盟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管理的规定第31页
  3. 欧盟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的规定第31-32页
 (二) 美国的监管制度第32-33页
七、 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制度的优势与不足第33-36页
 (一) 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制度的优势第33-35页
  1. 体现了依法监管与自律规范并重第33页
  2.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相结合,体现监管的力度第33-34页
  3. 突出保护客户权益,更符合国情第34-35页
 (二) 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制度的不足第35-36页
  1. 准入门槛偏高第35页
  2. 行政处罚偏轻,违法成本偏低第35-36页
八、 结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与监管路径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协议相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