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插图清单 | 第10-11页 |
| 附表清单 | 第11-12页 |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12-13页 |
| 目次 | 第13-15页 |
| 引言 | 第15-22页 |
| 第1章 复方烟酸辛伐他汀缓释胶囊的制备 | 第22-36页 |
| ·仪器与试药 | 第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试药 | 第22页 |
| ·NA缓释颗粒的制备 | 第22-28页 |
| ·NA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 ·NA缓释颗粒的处方工艺优化1:MCC用量筛选试验 | 第23-24页 |
| ·NA缓释颗粒的处方工艺优化2:包衣干燥温度筛选 | 第24-25页 |
| ·NA缓释颗粒的处方工艺优化3:烟酸素颗粒外形对其溶出度的影响 | 第25-27页 |
| ·NA缓释颗粒的处方工艺优化4:烟酸缓释颗粒直径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SV常释颗粒的制备 | 第28-32页 |
| ·SV常释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28页 |
| ·原料药和辅料的相容性 | 第28-30页 |
| ·SV常释颗粒最佳溶出度的处方工艺优化 | 第30-31页 |
| ·SV常释颗粒抗氧剂用量筛选 | 第31-32页 |
| ·复方烟酸辛伐他汀缓释胶囊的填充 | 第32-34页 |
| ·讨论 | 第34-35页 |
| ·挤出切割技术 | 第34页 |
| ·乳糖的加入 | 第34页 |
| ·粒径与溶出度 | 第34页 |
| ·粘合剂 | 第34页 |
| ·释放度质量标准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2章 复方烟酸辛伐他汀缓释胶囊的质量分析 | 第36-49页 |
| ·仪器与试剂、试药 | 第36页 |
| ·仪器 | 第36页 |
| ·试剂 | 第36页 |
| ·试药 | 第36页 |
| ·NA释放度测定 | 第36-41页 |
| ·NA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及相似因子计算法 | 第36-37页 |
| ·NA释放度的测定结果及相似因子f2 | 第37-40页 |
| ·NA缓释颗粒的释放模型拟合 | 第40-41页 |
| ·SV溶出度测定 | 第41-44页 |
| ·SV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 | 第41页 |
| ·SV溶出度的测定结果及相似因子计算 | 第41-44页 |
| ·SV的含量均匀度测定 | 第44-45页 |
| ·SV的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 ·SV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45页 |
| ·SV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 ·SV的有关物质测定 | 第46-47页 |
| ·SV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 | 第46页 |
| ·SV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 ·NA的含量测定 | 第47页 |
| ·NA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NA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复方烟酸辛伐他汀缓释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 第49-55页 |
| ·仪器与试剂、试药 | 第49页 |
| ·仪器 | 第49页 |
| ·试剂 | 第49页 |
| ·试药 | 第49页 |
| ·检查方法 | 第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49-54页 |
| ·40℃高温试验结果 | 第49-50页 |
| ·60℃高温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 ·高湿试验结果 | 第51-53页 |
| ·光照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复方烟酸辛伐他汀缓释胶囊的药动学研究 | 第55-63页 |
| ·仪器、试剂、试药及试验动物 | 第55页 |
| ·仪器 | 第55页 |
| ·试剂 | 第55页 |
| ·试药 | 第55页 |
| ·试验动物 | 第55页 |
| ·给药方案 | 第55-56页 |
| ·NA的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 ·SV的测定方法 | 第57-58页 |
| ·药时曲线 | 第58-60页 |
| ·NA的药时曲线 | 第58-59页 |
| ·烟酰胺的药时曲线 | 第59页 |
| ·SV的药时曲线 | 第59-60页 |
| ·药动学参数 | 第60-61页 |
|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综述 | 第66-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