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第12-17页
     ·国外研究第13页
     ·国内研究第13-15页
     ·理论基础第15-17页
   ·论文结构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文献研究法第19页
     ·实证研究法第19页
     ·综合系统分析法第19-20页
第2章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概述第20-27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理念第20-21页
     ·“和谐共生”理念第20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第20-21页
     ·“协同治理”理念第21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发展阶段第21-24页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民俗文化保护第21-22页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民俗文化保护第22页
     ·文革时期的民俗文化保护第22页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俗文化保护第22-23页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民俗文化保护第23-24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模式第24-27页
     ·行政性保护模式第24页
     ·商业性保护模式第24-25页
     ·民俗文化传承人保护模式第25-26页
     ·民间自发性保护模式第26-27页
第3章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现状第27-33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情况第27-29页
     ·把土家族文化纳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第28页
     ·致力于保持土家族文化创新的永久活力第28页
     ·深入研究恩施土家族文化保护的理论支架第28-29页
   ·恩施巴东县野三关镇民俗文化保护的实践第29-33页
     ·调查内容第29页
     ·路线规划第29-30页
     ·调查总结第30-33页
第4章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SWOT分析第33-45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优势分析第33-36页
     ·恩施土家文化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第33-34页
     ·确定法律支持第34页
     ·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第34-35页
     ·民族民间文普查工作全面展开第35-36页
     ·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来增强群众认同感第36页
     ·民俗文化遗产价值意识增强第36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劣势分析第36-38页
     ·财政补贴的范围较小第36-37页
     ·传承人缺乏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第37-38页
     ·旅游业兴起的负面作用第38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机会分析第38-40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了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第38-39页
     ·“文化兴国”战略的政策导向第39页
     ·“民俗旅游热”的助推力第39-40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不利因素分析第40-41页
     ·生活方式的改变第40页
     ·生产方式的改变第40-41页
     ·风俗习惯的改变第41页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SWOT分析结果第41-45页
     ·恩施民俗文化保护的SWOT分析第41-42页
     ·SWOT分析结果的相关学科理论分析第42-45页
第5章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对策与建议第45-51页
   ·完善民族地方政府民俗文化保护的支撑条件第45-47页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第45页
     ·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第45-46页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第46页
     ·提高教育水平第46-47页
   ·构建民族地方政府民俗文化保护的核心体系第47-48页
     ·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平台服务职能第47页
     ·丰富民俗文化保护的多元主体参与第47-48页
     ·完善区域联动机制第48页
     ·对民俗文化进行立档保护第48页
   ·增强民族地方政府民俗文化保护的动力机制第48-51页
     ·推进民俗文化创作的市场化第48-49页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第49页
     ·实现多元治理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锐藏族婚礼中的礼物交换--以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松多村为例
下一篇:壮汉民族文化融合与广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