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由两则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 第12-14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概述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 | 第19-23页 |
·注册商标 | 第19-20页 |
·未注册商标 | 第20-22页 |
·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联系与区别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中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23-27页 |
·在先使用权的性质 | 第23-26页 |
·在先使用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保护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必要性 | 第27-31页 |
·保护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理论依据 | 第27-29页 |
·保护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价值考量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我国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我国先用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现状 | 第31-33页 |
·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在先使用给予保护 | 第31页 |
·对服务商标进行过渡性保护 | 第31-32页 |
·对已经使用且有一定影响商标的在先使用给予保护 | 第32页 |
·《商标法》之外的其他相关法律对先用商标提供低层次保护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先用商标法律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现有注册主义制度下商标的在先使用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 第33-34页 |
·商标注册主义和在先申请原则限制了对在先用商标的保护 | 第34页 |
·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得不到完整的体现 | 第34-35页 |
·商标在先使用的保护缺乏其他相关配套机制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议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先用商标保护之对域外法的考察与借鉴 | 第36-41页 |
·采商标注册主义的代表国家 | 第36-37页 |
·采商标使用主义的代表国家 | 第37页 |
·兼采注册和使用主义的代表国家 | 第37-38页 |
·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国际解决机制 | 第38-39页 |
·域外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先用商标保护之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1-45页 |
·在《商标法》中明确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 第41页 |
·把认定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标准具体化 | 第41-42页 |
·将先用人的权利如何行使具体化 | 第42-43页 |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保护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的补充作用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先用商标保护之从配套制度视角所做的探究 | 第45-48页 |
·建立并完善司法认定的保障体系 | 第45页 |
·构建全国范围内的未注册商标备案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权利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机制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