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来源和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网络民意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议程设置理论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安徽商报》网络民意报道具体分析 | 第17-33页 |
·《安徽商报》报道网络民意的频率 | 第17-22页 |
·《安徽商报》网络民意报道的来源 | 第22-24页 |
·网络论坛成为网络民意报道的来源 | 第23页 |
·社区、贴吧成为网络民意的来源 | 第23页 |
·微博成为网络民意的来源 | 第23-24页 |
·网络民意对《安徽商报》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24-28页 |
·网络民意成为《安徽商报》议程设置的参考 | 第24-25页 |
·网络民意改变了《安徽商报》议程设置主体 | 第25-26页 |
·网络民意改变了《安徽商报》议程设置的客体 | 第26-27页 |
·网络民意改变了《安徽商报》议程设置的效果 | 第27-28页 |
·《安徽商报》多种形式报道网络民意 | 第28-29页 |
·跟帖、微博栏目直接引用网民言论 | 第28-29页 |
·互动版报道引用网友言论并与网友互动 | 第29页 |
·新闻报道引用网民精彩评论 | 第29页 |
·《安徽商报》报道网络民意的特点 | 第29-33页 |
·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 第29-30页 |
·涵盖话题广泛 | 第30-31页 |
·专题式报道网络民意 | 第31-32页 |
·报道风格多样化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安徽商报》重视网络民意报道的原因 | 第33-41页 |
·网络民意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现状 | 第33-36页 |
·《安徽商报》关注网络民意的原因 | 第36-41页 |
·网络民意及时疏泄社会矛盾 | 第36页 |
·网络民意弥补《安徽商报》信息传递互动的缺失 | 第36-37页 |
·弥补《安徽商报》真实声音的部分缺失 | 第37-38页 |
·网络民意为《安徽商报》设置议程 | 第38页 |
·《安徽商报》满足受众需要,扩大自身发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报纸的议程设置和网络民意的比较及报道网络民意的风险和规避 | 第41-50页 |
·报纸的议程设置和网络民意的比较 | 第41-44页 |
·报纸的议程设置和网络民意的区别 | 第41-42页 |
·报纸的议程设置和网络民意的共同点 | 第42-43页 |
·网络民意如何成为报纸的议程设置 | 第43-44页 |
·报纸对网络民意报道的风险 | 第44-48页 |
·网络民意不等于现实民意 | 第44-46页 |
·水军的存在带来大量虚假民意 | 第46-47页 |
·大众的狂欢和群体反叛现象 | 第47-48页 |
·网络暴力的存在 | 第48页 |
·规避网络民意报道的风险 | 第48-50页 |
·对网络民意的辨别和分析 | 第48-49页 |
·做有态度的报纸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