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辽代佛教文物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序言 | 第9-10页 |
| 一、辽代佛教 | 第10-17页 |
| (一) 契丹民族 | 第10-12页 |
| (二) 辽代的佛教 | 第12-17页 |
| 1.佛教传入契丹 | 第12-13页 |
| 2.契丹贵族提倡佛教 | 第13-17页 |
| 二、辽代佛教考古的发现 | 第17-18页 |
| 三、佛教文物的分类 | 第18-58页 |
| (一) 佛教造像 | 第18-24页 |
| 1.佛像 | 第18-22页 |
| 2.菩萨像 | 第22-23页 |
| 3.飞天 | 第23-24页 |
| (二) 法器 | 第24-30页 |
| 1.舍利瓶 | 第25-26页 |
| 2.香炉 | 第26-27页 |
| 3.净瓶 | 第27-28页 |
| 4.金刚杵、金刚铃 | 第28页 |
| 5.幡 | 第28-29页 |
| 6.宝盖 | 第29页 |
| 7.如意 | 第29页 |
| 8.钵 | 第29-30页 |
| (三) 佛塔 | 第30-34页 |
| 1.舍利塔 | 第30-33页 |
| 2.香泥小塔 | 第33-34页 |
| 3.七宝塔 | 第34页 |
| (四) 经卷、石刻、经幢、经咒板 | 第34-40页 |
| 1.经卷 | 第34-35页 |
| 2.石刻 | 第35-37页 |
| 3.经幢 | 第37-39页 |
| 4.金银经卷 | 第39-40页 |
| (五) 佛教的动物、植物及纹饰 | 第40-58页 |
| 1.狮子 | 第40-42页 |
| 2.摩羯 | 第42-46页 |
| 3.迦陵频伽 | 第46-47页 |
| 4.莲花 | 第47-51页 |
| 5.宝相花 | 第51-53页 |
| 6.联珠纹 | 第53-56页 |
| 7.火焰宝珠纹 | 第56-58页 |
| 四、辽代佛教的分期与分区 | 第58-62页 |
| (一) 辽代佛教的分期 | 第59-60页 |
| 1.辽代佛教早期 | 第59页 |
| 2.辽代佛教的晚期 | 第59-60页 |
| (二) 辽代佛教的分区 | 第60-62页 |
| 1.契丹人聚集地区 | 第60页 |
| 2.汉人聚集地区 | 第60-61页 |
| 3.其他部族区域 | 第61-62页 |
| 结语 | 第62-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