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新兴节庆发展概况与云南漾濞核桃节 | 第11-37页 |
一、我国新兴节庆发展概况 | 第11-28页 |
(一) 云南漾濞核桃节的举办情况 | 第13-21页 |
(二) 云南漾濞核桃节的举办原因 | 第21-28页 |
二、云南漾濞核桃节的作用和意义 | 第28-37页 |
(一)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28-33页 |
(二) 对当地社会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33-37页 |
第二章 透过漾濞核桃节看新兴节庆与一般传统节庆的差异 | 第37-45页 |
一、新兴节庆与一般传统节庆的差异 | 第37-40页 |
(一) 起源不同 | 第37-38页 |
(二) 组织形式不同 | 第38-39页 |
(三) 时空分布不同 | 第39页 |
(四) 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 | 第39-40页 |
二、对新兴节庆特征的分析 | 第40-45页 |
(一) 内容和形式等具有创新性 | 第40-41页 |
(二) 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 第41-44页 |
(三) 具有较强的营销性质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漾濞核桃节带来的启示 | 第45-52页 |
一、新兴节庆现有举办模式 | 第45-48页 |
(一) 政府主导型 | 第45-46页 |
(二) 政府推动企业举办 | 第46-47页 |
(三) 民间自发举办 | 第47-48页 |
二、新兴节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一) 无序现象时有发生 | 第48-49页 |
(二) 追风现象较为普遍 | 第49-50页 |
三、新兴节庆发展的趋势预测 | 第50-52页 |
(一) 消费者群体变化引发的趋势 | 第50-51页 |
(二) 办节主体变化引发的趋势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漾濞核桃节引发的思考 | 第52-66页 |
一、差异化:新兴节庆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52-55页 |
(一) 差异化的概念 | 第52-54页 |
(二) 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二、新兴节庆差异化发展的思考 | 第55-66页 |
(一) 重视独创性 | 第55-57页 |
(二) 强调市场化运作 | 第57-58页 |
(三) 提倡项目化管理 | 第58-59页 |
(四) 坚持惠民、育民、乐民、富民原则 | 第59-61页 |
(五) 吸取会展业与一般传统节庆发展经验 | 第61-62页 |
(六) 最终做到“四个结合,两个接轨”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附录1 | 第66-67页 |
附录2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