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配电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MPLS VPN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MPLS及MPLS VPN概述 | 第16-22页 |
| ·MPLS技术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MPLS VPN定义与原理 | 第17-18页 |
| ·MPLS VPN体系构架 | 第18-20页 |
| ·MPLS VPN的工作过程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配电通信网架构研究 | 第22-37页 |
| ·配电通信网骨干层 | 第22-24页 |
| ·光纤SDH | 第23页 |
| ·MSTP技术 | 第23页 |
| ·PTN技术 | 第23-24页 |
| ·配电通信网接入层 | 第24-25页 |
| ·工业以太网 | 第24页 |
| ·无源光网络(PON) | 第24-25页 |
|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 | 第25页 |
| ·WiMax技术 | 第25页 |
| ·配电通信网业务研究 | 第25-28页 |
| ·自动抄表业务 | 第26页 |
| ·负荷管理业务 | 第26-27页 |
| ·远程视频监控业务 | 第27页 |
| ·配变监测业务 | 第27页 |
| ·调度指挥业务 | 第27-28页 |
| ·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方案 | 第28-30页 |
| ·AMR业务建模仿真 | 第30-36页 |
| ·网络仿真软件OPNET简介 | 第30-31页 |
| ·AMR工作过程 | 第31-34页 |
| ·建立AMR业务模型 | 第34页 |
| ·仿真模型实现与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MPLS VPN中的QOS实现 | 第37-55页 |
| ·DiffServ over MPLS技术 | 第37-40页 |
| ·DiffServ over MPLS定义 | 第37-39页 |
| ·DiffServ over MPLS工作过程 | 第39-40页 |
| ·流量工程与区分服务的结合 | 第40-45页 |
| ·DS-TE原理概述 | 第41页 |
| ·带宽约束模型BCM | 第41-45页 |
| ·MPLS VPN的QoS方案 | 第45-54页 |
| ·MPLS VPN的QoS的传统方案 | 第45-46页 |
| ·MPLS VPN的QoS的新方案 | 第46-48页 |
| ·新QoS方案中的带宽分配算法 | 第48-49页 |
| ·算法的改进 | 第49-51页 |
| ·算法的仿真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QOS仿真研究 | 第55-66页 |
| ·仿真网络结构设计 | 第55-59页 |
| ·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拓扑结构设计 | 第55-57页 |
| ·配电通信网业务配置 | 第57-59页 |
| ·网络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 ·只有MPLS支持的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场景 | 第59-60页 |
| ·支持区分服务(DiffServ)的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场景 | 第60-62页 |
| ·支持DS-TE的基于MPLS VPN的配电通信网场景 | 第62-63页 |
| ·三种场景分析比较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