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技术论文--滴灌论文

基于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智能滴灌控制器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国内外智能滴灌的发展与现状第10-15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2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5页
   ·我国滴灌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第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第15-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智能滴灌控制器灌溉量模型决策设计第18-26页
   ·蒸散量模型的提出第18-22页
     ·蒸散量的测量方法第18-20页
     ·蒸散量的计算方法第20-22页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提出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智能滴灌控制器的总体框架及硬件设计第26-42页
   ·智能滴灌器的总体设计第26-37页
   ·净辐射传感器设计第37-41页
     ·光敏电压与光照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37-38页
       ·光敏电阻原理及特性第37-38页
       ·光敏电阻在净辐射传感器中的应用第38页
     ·光照度与净辐射之间的转换关系第38-39页
     ·净辐射与总辐射之间的转换关系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智能滴灌控制器软件设计第42-56页
   ·KEIL软件开发环境简介第42页
   ·主程序第42-45页
   ·液晶显示功能第45-48页
   ·按键面板功能第48-53页
   ·蒸散量模型计算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滴灌系统试验验证与分析第56-69页
   ·滴灌系统均匀性试验验证第56-59页
     ·均匀性试验总体设计第56-57页
     ·均匀性试验测量结果第57-59页
   ·温室试验验证分析第59-68页
     ·试验基本情况第59-60页
     ·试验方法第60-61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1-68页
       ·蒸散量日变化过程第61-62页
       ·环境因子对作物蒸散量日变化的影响分析第62-64页
       ·波文比计算值ET和称重法实测值ETI的日变化对比分析第64-67页
       ·滴灌时间和灌溉量结果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主要创新点第70页
   ·今后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L-80A型微型联合收割机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基本农田(园艺)质量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