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导论 | 第14-28页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4-16页 |
二、简述尊严概念与尊严观的基本范式 | 第16-18页 |
三、康德尊严学说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四、研究问题、任务、方法、思路、基本结构、主要观点、贡献与不足 | 第25-28页 |
1 康德尊严学说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背景 | 第28-48页 |
·理论渊源 | 第28-39页 |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理性尊严观 | 第29-33页 |
·中世纪基督教的神性尊严观 | 第33-35页 |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尊严观 | 第35-37页 |
·近代政治哲学的权利尊严观 | 第37-39页 |
·形成背景 | 第39-48页 |
·时代背景 | 第39-43页 |
·伦理学领域中的新动态 | 第43-48页 |
2 康德尊严学说的基础理论 | 第48-118页 |
·尊严概念 | 第48-64页 |
·尊严概念的适用对象 | 第48-50页 |
·尊严概念的基本内涵 | 第50-61页 |
·康德尊严概念的常见误读 | 第61-64页 |
·尊严的根据 | 第64-87页 |
·理性存在者相对于自然万物的崇高性的根据 | 第65-77页 |
·理性存在者的绝对价值论证 | 第77-82页 |
·常见的质疑与批判 | 第82-87页 |
·尊严主体 | 第87-102页 |
·康德界定尊严主体的视角分析 | 第88-92页 |
·作为尊严主体的道德与人性的基本含义 | 第92-102页 |
·尊严原则 | 第102-118页 |
·人性公式所包含的重要概念的把握 | 第103-106页 |
·人性公式的规范性要求 | 第106-115页 |
·人性公式的意义 | 第115-118页 |
3 康德关于捍卫人的尊严的路径探讨 | 第118-169页 |
·权利尊严观 | 第120-144页 |
·法权及其尊严的根据 | 第121-127页 |
·捍卫法权尊严的路径探讨 | 第127-144页 |
·德性尊严观 | 第144-168页 |
·德性与德性论的至上原则 | 第146-151页 |
·捍卫自身人格中人性尊严的德性义务分析 | 第151-159页 |
·捍卫他者人格中人性尊严的德性义务分析 | 第159-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69页 |
结论 | 第169-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6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76-177页 |
后记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