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2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京兆尹行政区划 | 第14-31页 |
第一节 京兆尹的历史沿革及其辖地 | 第14-21页 |
一、两汉京兆尹 | 第14-16页 |
二、两汉京兆尹行政区划比较 | 第16-18页 |
三、曹魏至宋金时期京兆尹的历史沿革及辖地 | 第18-21页 |
第二节 两汉时期所见京兆尹为行政区划之情况 | 第21-28页 |
一、传统文献所见西汉京兆尹为行政区划之情况 | 第21-22页 |
二、传统文献所见东汉京兆尹为行政区划之情况 | 第22-23页 |
三、出土文献所见两汉京兆尹为行政区划之情况 | 第23-28页 |
第三节 京兆尹与中央的关系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京兆尹之职掌 | 第31-59页 |
第一节 两汉时期文献所见“京兆尹”之情况 | 第31-37页 |
一、西汉时期传世文献所见“京兆尹”之情况 | 第31-34页 |
二、东汉时期传世文献所见“京兆尹”之情况 | 第34-35页 |
三、两汉时期出土文献所见“京兆尹”之情况 | 第35-37页 |
第二节 两汉京兆尹之职掌 | 第37-56页 |
一、西汉京兆尹之职掌 | 第37-48页 |
二、东汉京兆尹之职掌 | 第48-56页 |
第三节 两汉京兆尹职掌对比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两汉京兆尹的入仕方式与迁转 | 第59-99页 |
第一节 西汉京兆尹的入仕方式与迁转 | 第59-86页 |
一、入仕方式 | 第59-64页 |
二、西汉京兆尹之迁转 | 第64-86页 |
第二节 东汉京兆尹的入仕方式与迁转 | 第86-98页 |
一、入仕方式 | 第86-88页 |
二、迁转 | 第88-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结语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附录 | 第106-114页 |
附录一:西汉京兆尹政区图 | 第106页 |
附录二:东汉京兆尹政区图 | 第106-107页 |
附录三:三国魏京兆郡政区图 | 第107页 |
附录四:西晋京兆郡政区图 | 第107-108页 |
附录五:隋代京兆郡政区图 | 第108页 |
附录六:唐代京兆府政区图 | 第108-109页 |
附录七:北宋京兆府政区图 | 第109页 |
附录八:金代京兆府政区图 | 第109-110页 |
附录九:《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中京兆尹与属县玺印 | 第110-111页 |
附录十:《封泥考略》中京兆尹与属县封泥 | 第111-112页 |
附录十一:《秦封泥汇考》中京兆尹与属县封泥 | 第112-113页 |
附录十二:《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中京兆尹与属县玺印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