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起重机设计计算平台总体部分和主臂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轮式起重机介绍 | 第13-18页 |
·轮式起重机简介 | 第13-14页 |
·轮式起重机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8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轮式起重机变幅机构三铰点优化 | 第21-35页 |
·优化设计概述 | 第21-22页 |
·优化设计的发展 | 第21页 |
·优化设计的方法 | 第21页 |
·优化设计要素和意义 | 第21-22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22-24页 |
·遗传算法的机理 | 第23-24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24页 |
·变幅机构三铰点介绍 | 第24-25页 |
·三铰点优化设计 | 第25-31页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设计变量 | 第27页 |
·约束条件 | 第27-28页 |
·目标函数 | 第28-30页 |
·目标函数处理 | 第30-31页 |
·程序实现及优化算例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总体和主臂性能解析法计算 | 第35-59页 |
·倾翻稳定性性能 | 第36-38页 |
·理论依据 | 第36页 |
·计算过程 | 第36-38页 |
·支腿性能 | 第38-42页 |
·按四点支承计算 | 第40页 |
·按三点支承计算 | 第40-42页 |
·回转支承性能 | 第42-45页 |
·由静态承载能力曲线决定的性能 | 第44页 |
·由螺栓承载能力曲线决定的性能 | 第44-45页 |
·变幅油缸性能 | 第45-47页 |
·整机稳定性计算 | 第47-50页 |
·行驶稳定性计算 | 第47-49页 |
·自身稳定性计算 | 第49-50页 |
·主臂性能计算 | 第50-58页 |
·载荷工况分析 | 第50-52页 |
·控制截面受力计算 | 第52-57页 |
·控制截面应力计算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计算程序实现及平台开发 | 第59-71页 |
·前期工作 | 第59-60页 |
·开发思想及开发工具 | 第59-60页 |
·参数化设计介绍 | 第60页 |
·程序实现 | 第60-62页 |
·总体性能计算程序实现 | 第60-61页 |
·主臂性能计算程序实现 | 第61-62页 |
·计算平台开发 | 第62-69页 |
·平台登陆 | 第64-66页 |
·总体计算模块 | 第66-68页 |
·主臂计算模块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1-83页 |
·有限元法计算简介 | 第71-72页 |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72-73页 |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3-82页 |
·解析法计算结果 | 第74-75页 |
·有限元法计算结果 | 第75-77页 |
·结果对比 | 第77-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计算平台使用介绍 | 第83-91页 |
·三铰点优化 | 第83-85页 |
·总体性能计算 | 第85-87页 |
·整机稳定性计算 | 第87-89页 |
·行驶稳定性计算 | 第88页 |
·自身稳定性计算 | 第88-89页 |
·主臂性能计算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总结 | 第91-92页 |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A | 第97-103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