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IBDV 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IBDV 的血清分型 | 第13页 |
·IBDV 分子生物学 | 第13-15页 |
·IBDV 在感染雏鸡体内的分布 | 第15-16页 |
·IBDV 导致感染雏鸡免疫抑制机制 | 第16-17页 |
·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 | 第17页 |
·IBDV 感染雏鸡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 | 第17-18页 |
·核浆面积比及其与疾病发生相关性 | 第18-19页 |
·浆细胞数量及其核浆面积比与疾病发生相关性 | 第19-21页 |
·本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3-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26页 |
·被检材料采取 | 第26页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6-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58页 |
·SPF 雏鸡感染 IBDV 后浆细胞核浆面积比变化 | 第36-40页 |
·SPF 雏鸡感染 IBDV 后淋巴器官组织浆细胞数量变化 | 第40-43页 |
·IBDV 在感染雏鸡体内动态分布 | 第43-45页 |
·总 RNA 提取 | 第43-44页 |
·IBDV 在感染雏鸡体内动态分布 | 第44-45页 |
·扩增片段基因序列测定 | 第45页 |
·SPF 雏鸡感染 IBDV 后临诊表现 | 第45-46页 |
·雏鸡感染 IBDV 后病理形态变化 | 第46-58页 |
·雏鸡感染 IBDV 后眼观病理形态变化 | 第46-48页 |
·雏鸡感染 IBDV 后器官指数变化 | 第48-52页 |
·雏鸡感染 IBDV 后器官组织的组织病理变化 | 第52-56页 |
·雏鸡感染 IBDV 后淋巴器官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 第56-58页 |
4 讨论 | 第58-63页 |
·IBDV 对感染雏鸡淋巴器官组织浆细胞的影响 | 第58-60页 |
·IBDV 感染雏鸡主要器官组织病理损伤的特点及其机制 | 第60-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录 | 第72-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