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关键词释义与研究意义 | 第9-15页 |
·关键词释义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效应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议程设置”理论与“意见领袖” | 第15-16页 |
·“知沟”理论与“信息沟”理论 | 第16页 |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受众的选择性行为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 | 第24-45页 |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总体格局 | 第24-30页 |
·政务微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 第24-25页 |
·政务微博账号数量 | 第25-27页 |
·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 | 第27-28页 |
·政务微博的行政级别与部门分布 | 第28-30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调查展示 | 第30-42页 |
·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效果调查的结果展示 | 第31-42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运作机制 | 第42-45页 |
·多个微博平台的同时运营 | 第42-43页 |
·地方政府机构政务微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 | 第43页 |
·地方政府官员微博的个人风格明显 | 第43-44页 |
·政务微博运营的制度化管理仍在探索阶段 | 第44-45页 |
3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的利弊分析 | 第45-55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对政务活动的积极影响 | 第45-49页 |
·形成了维护与重塑政府形象的新方法——新媒体形象 | 第45-46页 |
·拓宽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新渠道——微博问政 | 第46-47页 |
·增强了政府议程设置的主动性——微博舆论导向 | 第47-48页 |
·提高了行政效率——政务办公网络化 | 第48-49页 |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9-53页 |
·盲目跟风开通造成“僵尸微博”显现 | 第49-50页 |
·定位不准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 第50-52页 |
·微博问政不力使网络民主陷入困境 | 第52-53页 |
·微博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影响了整体化、系统化的思想传播 | 第53页 |
·制约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正效应发挥的原因分析 | 第53-55页 |
·兴起时间短造成受众群体有限 | 第53页 |
·微渠道传播抵不过强势的主渠道 | 第53-54页 |
·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观念转变仍不彻底 | 第54页 |
·内容的差强人意留不住网民的驻足跟踪 | 第54-55页 |
4 提升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正效应的举措 | 第55-61页 |
·提高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 第55-57页 |
·“标”、“本”兼治转变观念 | 第55页 |
·“内容为王”行胜于言 | 第55-56页 |
·提升传播技巧必将事半功倍 | 第56-57页 |
·搞好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常态化建设 | 第57-58页 |
·建立政务微博的长效运营机制 | 第57页 |
·“虚拟现实”与真实环境齐联动 | 第57-58页 |
·推动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国际化建设 | 第58-61页 |
·他山之石——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及官员使用新媒体的经验 | 第58-59页 |
·洋为中用-—积极开展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国际交流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 地方政府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现状调查 | 第66-70页 |
附录B 微博词云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