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奥康纳其人其说 | 第9-10页 |
·奥康纳生平 | 第9-10页 |
·奥康纳主要著作与思想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评价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缘起 | 第15-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16-19页 |
·生态学、系统学 | 第19-20页 |
·实践基础 | 第20-23页 |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第20-21页 |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 第21页 |
·势不可挡的绿色革命运动 | 第21-23页 |
3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主要内容 | 第23-36页 |
·“重构”的基本概况 | 第23-26页 |
·“重构”的缘起和出发点 | 第23-25页 |
·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基本思路 | 第25-26页 |
·“重构”的起点:自然维度理论 | 第26-28页 |
·生产力的自然维度 | 第26-27页 |
·生产关系的自然维度 | 第27-28页 |
·“重构”的基础:文化维度理论 | 第28-30页 |
·生产力的文化维度 | 第28-29页 |
·生产关系的文化维度 | 第29-30页 |
·“重构”的核心:“自然、文化和社会劳动三者辩证统一 | 第30-33页 |
·“社会劳动被赋予了自然特征,反之亦然” | 第30页 |
·“社会劳动被赋予了文化特征,反之亦然” | 第30-31页 |
·“文化和自然的因素是相互融合的” | 第31-32页 |
·自然、文化、社会劳动的三位一体 | 第32-33页 |
·“重构”的落脚点:资本主义具有第二重矛盾 | 第33-36页 |
·双重矛盾概述 | 第33页 |
·第一重矛盾和第二重矛盾的比较 | 第33-36页 |
4 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评价 | 第36-45页 |
·理论贡献 | 第36-38页 |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 | 第36页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 | 第36-37页 |
·提升了自然、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 | 第37-38页 |
·理论局限 | 第38-40页 |
·总体陷入了折中主义和多元决定论 | 第38页 |
·过分夸大了自然以及文化的作用 | 第38-39页 |
·理论构想的不现实性、不可行性 | 第39-40页 |
·对后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 | 第40-45页 |
·以积极谨慎的态度对待历史唯物主义重构 | 第40-41页 |
·注重区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 | 第41-42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第42-43页 |
·坚持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彻底性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