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1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盐害及其概况 | 第12-13页 |
| ·盐生植物的概念 | 第13页 |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4页 |
|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 第14-16页 |
| ·盐氮互作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 2 硝态氮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 3 影响 NO_3~-吸收和积累的因素 | 第18-23页 |
| ·硝态氮的吸收 | 第18-19页 |
| ·硝态氮的代谢还原 | 第19-20页 |
| ·硝态氮在细胞质与液泡间的转运 | 第20-21页 |
| ·不同硝态氮水平对植物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盐胁迫与植物 NO3-积累 | 第22-23页 |
| 4 低氮对植物的影响 | 第23-24页 |
| ·低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 ·植物对低氮的响应 | 第23-24页 |
| 5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一部分 盐氮互作对不同生境盐地碱蓬生长和离子积累的影响 | 第25-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 ·植株处理方法 | 第26页 |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 Na+、Cl-和 NO3-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的影响 | 第30页 |
|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第32页 |
|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生物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二部分 不同浓度硝态氮处理后两种生境盐地碱蓬对氮饥饿的响应 | 第37-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38页 |
|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 ·氮饥饿对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氮饥饿对植株叶片硝酸根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 ·氮饥饿对植株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 ·氮饥饿对植株叶片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氮饥饿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第三部分 盐氮互作对两种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刚萌发小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7-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 ·实验设计 | 第48页 |
| ·植株处理方法 | 第48页 |
| ·测定方法 | 第48-49页 |
|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 ·盐氮互作对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幼苗 Na~+和 K~+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盐氮互作对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幼苗 Cl-和 NO_3~-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盐氮互作对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幼苗根和茎长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盐氮互作对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 3 讨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