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游戏八股文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论第11-18页
 一、游戏八股文的概念界定第11-13页
 二、游戏八股文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游戏八股文的研究意义第15-18页
第一章 “以文为戏”——游戏八股文延续的历史传统第18-29页
 第一节 游戏八股文产生的历史传统第18-24页
 第二节 游戏八股文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4-29页
第二章 游戏八股文与八股文的文学因素第29-46页
 第一节 游戏八股文与八股文的虚构色彩第29-33页
 第二节 游戏八股文与八股文的文题类型第33-38页
 第三节 游戏八股文与八股文的声韵特征第38-41页
 第四节 游戏八股文与八股文的技巧趣味第41-46页
第三章 《西厢记》曲语题游戏八股文(上)第46-67页
 第一节 《西厢》制艺的名称第46-50页
 第二节 《西厢》制艺的版本第50-60页
 第三节 《西厢》制艺的成因第60-67页
第四章 《西厢记》曲语题游戏八股文(下)第67-89页
 第一节 《西厢》制艺的虚构艺术第67-76页
 第二节 《西厢》制艺的诙谐意味第76-80页
 第三节 《西厢》制艺的嘲讽格调第80-83页
 第四节 《西厢》制艺的灵活体制第83-89页
第五章 俗语题游戏八股文第89-103页
 第一节 俗语题游戏八股文的通俗品位第89-92页
 第二节 俗语题游戏八股文的反讽修辞第92-98页
 第三节 俗语题游戏八股文的挪揄笔法第98-103页
第六章 集句体游戏八股文第103-122页
 第一节 集句体游戏八股文的文体渊源第103-107页
 第二节 集句体游戏八股文的类型特征第107-114页
 第三节 集句体游戏八股文的主题意蕴第114-122页
第七章 任意题游戏八股文第122-135页
 第一节 任意题游戏八股文的多样题材第122-130页
 第二节 任意题游戏八股文的史料价值第130-135页
第八章 八股文要素与戏曲要素的融合——《东郭记》(上)第135-147页
 第一节 《东郭记》作者孙仁孺述略第135-141页
 第二节 《东郭记》诞生的背景探寻第141-147页
第九章 八股文要素与戏曲要素的融合——《东郭记》(下)第147-173页
 第一节 灵活与多样:《东郭记》与八股文相同的标题特征第147-155页
 第二节 戏说与代言:《东郭记》与八股文相通的虚构特征第155-163页
 第三节 诙谐与庄严:《东郭记》与八股文相反的格调特征第163-168页
 第四节 通俗与古奥:《东郭记》与八股文相对的语言特征第168-173页
第十章 八股文要素与小说要素的融合——《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上)第173-192页
 第一节 《演义》的作者袁黄述略第173-181页
 第二节 《演义》诞生的背景探寻第181-185页
 第三节 《演义》的本事来源考录第185-192页
第十一章 八股文要素与小说要素的融合——《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下)第192-216页
 第一节 《演义》话本结构与八股文程式结构融合的文体特征第192-201页
 第二节 《演义》文学虚构与八股文尊经立场融合的阐释角度第201-207页
 第三节 《演义》故事叙事与八股文截搭手法融合的叙事策略第207-211页
 第四节 《演义》小说语言与八股文语体特征融合的译述性质第211-216页
第十二章 八股文要素与诗歌要素的融合(一)——《论语诗》第216-234页
 第一节 律诗兼律文:《论语诗》的文体属性第216-222页
 第二节 代言兼自述:《论语诗》的文学意义第222-228页
 第三节 古朴兼通俗:《论语诗》的语言风格第228-234页
第十三章 八股文要素与诗歌要素的融合(二)——分咏体诗钟第234-257页
 第一节 古典诗歌与诗钟第234-240页
 第二节 八股文截搭题与分咏体诗钟第240-245页
 第三节 八股文破题与分咏体诗钟第245-250页
 第四节 “游戏其貌”与“正经其心”第250-257页
结语第257-26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60-266页
致谢第266-2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68-269页

论文共2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潘岳研究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游集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