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第二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第二章 [Fe(CN)_6]~(3-)桥联[Mn(SB)]~+多核配合物 | 第19-53页 |
第一节 由双酚氧桥连结的一维链状配合物 | 第19-25页 |
第二节 由双酚氧桥连结形成的二维层状配合物 | 第25-38页 |
第三节 由双金属配位单元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二维层状配合物 | 第3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Cr(CN)_6]~(3-)桥联[Mn(SB)]~+多核配合物 | 第53-83页 |
第一节 由共价键连结形成的一维链状配合物 | 第53-69页 |
第二节 由双酚氧桥或氢键连结形成的二维、三维结构配合物 | 第6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四章 [Fe(CN)_5(NO)]~(2-)桥联[Mn(SB)]~+多核配合物 | 第83-122页 |
第一节 由共价键联结形成的二维平面配合物 | 第83-89页 |
第二节 由氢键连接形成的二维平面配合物 | 第89-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第五章 [Au(CN)_2]~-桥联[Mn(SB)]~+多核配合物 | 第122-144页 |
第一节 双酚氧桥联的超分子配合物 | 第122-129页 |
第二节 氢键连接成的层状配合物 | 第12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4页 |
第六章 Mn(Ⅲ)单核配合物和氧原子桥联的多核配合物 | 第144-179页 |
第一节 基于SALEN类配体的单核MN(Ⅲ)配合物 | 第144-152页 |
第二节 基于SALEN类配体的双氧桥联的MN(Ⅳ)配合物 | 第152-156页 |
第三节 基于N-(2-羟苄基)水杨醛亚胺的多核配合物 | 第156-172页 |
第四节 基于1,1,2,2—四甲基乙二胺的氰根桥联多核配合物 | 第172-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79页 |
结论 | 第179-180页 |
测试方法和仪器 | 第180-181页 |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81-182页 |
致谢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