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52页 |
第一节 超分子化学与构造动态化学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以环糊精为受体的超分子体系 | 第14-37页 |
·天然环糊精及其功能化研究 | 第14-17页 |
·修饰环糊精在识别和组装方面的应用 | 第17-26页 |
·与卟啉、纳米材料共同构筑纳米超分子体系 | 第26-37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选题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52页 |
第二章 含喹啉基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固相PVA基和水相中对汞离子的荧光传感 | 第52-74页 |
第一节 简述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53-61页 |
·试剂及样品处理 | 第53-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环糊精衍生物的分离方法 | 第54-57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57-6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61-70页 |
·关于合成的讨论 | 第61页 |
·性能研究与功能开发 | 第61-7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第三章 碳纳米管与邻菲啰啉修饰环糊精构筑的水溶性超分子组装体对DNA的可控凝聚 | 第74-98页 |
第一节 简述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76-81页 |
·试剂及样品处理 | 第76页 |
·仪器 | 第76-78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78-8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81-93页 |
·关于合成方法的讨论 | 第81-82页 |
·利用光谱研究超分子组装体 | 第82-86页 |
·研究组装体的结构 | 第86-90页 |
·利用GEP和AFM研究凝聚DNA的能力及行为 | 第90-92页 |
·超分子组装体-DNA复合体被细胞摄取 | 第92-9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第四章 喹啉基修饰环糊精与卟啉的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细胞膜解聚行为 | 第98-12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00-105页 |
·试剂及样品处理 | 第100页 |
·仪器 | 第100-102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2-105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20页 |
·关于合成部分的讨论 | 第105页 |
·研究超分子组装体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05-110页 |
·超分子组装体的微观结构 | 第110-112页 |
·化合物Zn3_2与ZnTSPP之间的作用 | 第112-118页 |
·组装体4的可控解离行为研究 | 第118-12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第五章 荧光碳纳米管用于活细胞荧光传感 | 第126-144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26-128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28-130页 |
·试剂及样品处理 | 第128页 |
·仪器 | 第128-129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129-130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9页 |
·共聚焦荧光扫描显微镜 | 第130-131页 |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超分子组装体 | 第131-133页 |
·对超分子组装体结构特性的表征 | 第133-137页 |
·利用TEM对组装体结构进行表征 | 第137-138页 |
·研究组装体渗透细胞的行为 | 第138-13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4页 |
附录A 主要化合物的结构以及质谱和核磁图谱 | 第144-154页 |
个人简历 | 第154页 |
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