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1页 |
·概述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课题来源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衬砌混凝土研究 | 第21-73页 |
·原材料优选 | 第21-28页 |
·水泥 | 第21-22页 |
·粉煤灰 | 第22页 |
·细骨料 | 第22-23页 |
·粗骨料 | 第23-24页 |
·骨料碱活性 | 第24-26页 |
·外加剂 | 第26-28页 |
·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28-32页 |
·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 第28页 |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 第28-29页 |
·掺用粉煤灰 | 第29页 |
·水胶比的确定 | 第29-30页 |
·确定胶材用量 | 第30-31页 |
·选择用水量和最优砂率 | 第31页 |
·确定含气量 | 第31页 |
·确定砂石量 | 第31页 |
·确定配合比 | 第31-32页 |
·校核配合比设计 | 第32页 |
·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32页 |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32-52页 |
·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32-35页 |
·补偿收缩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35-45页 |
·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45-52页 |
·温度—应力 | 第52-58页 |
·试验方法和原理 | 第52页 |
·试验设备 | 第52-54页 |
·试验结果 | 第54-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 | 第58-63页 |
·细骨料的石粉含量 | 第58页 |
·对比试验配合比 | 第58-59页 |
·拌合物物理性能试验 | 第59页 |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第59-61页 |
·耐久性试验 | 第61页 |
·变形性能试验 | 第61-63页 |
·结果分析 | 第63页 |
·开裂试验 | 第63-67页 |
·平板开裂试验 | 第63-66页 |
·圆环开裂试验 | 第66页 |
·试验小结 | 第66-67页 |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 | 第67-71页 |
·抗渗性能 | 第67-68页 |
·抗冻性能 | 第68-71页 |
·耐久性小结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三章 混凝土衬砌工艺 | 第73-99页 |
·密实衬砌成型机理 | 第73-81页 |
·混凝土粘度、坍落度等系数的确定 | 第74-75页 |
·斜坡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技术开发试验研究 | 第75页 |
·斜坡混凝土最优工作性振动粘度系数试验测定 | 第75-76页 |
·斜坡混凝土坍落度与振动粘度系数相关性试验研究 | 第76-77页 |
·选取合理的振动粘度系数及坍落度控制值试验研究 | 第77-78页 |
·斜坡混凝土测试强度试验 | 第78-79页 |
·振捣棒间距布置方式优化试验研究 | 第79-81页 |
·衬砌混凝土成型速度控制试验研究 | 第81页 |
·斜坡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 第81-87页 |
·振动源的频率对振动能量的传递方式优化研究 | 第81-83页 |
·振动源的振幅对振动能量的传递方式优化研究 | 第83-85页 |
·振动源的角度对振动能量的传递方式优化研究 | 第85-86页 |
·振捣棒的间距对振动能量的传递方式优化研究 | 第86-87页 |
·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 第87-97页 |
·前言 | 第87-88页 |
·渠道削坡施工 | 第88-89页 |
·砂垫层施工 | 第89-90页 |
·聚苯乙烯保温板施工 | 第90页 |
·复合土工膜施工 | 第90-92页 |
·混凝土浇筑施工 | 第92-94页 |
·混凝土伸缩缝切割施工 | 第94-96页 |
·密封胶施工 | 第96-97页 |
·混凝土养护及其它注意事项 | 第97页 |
·混凝土质量检测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四章 工程应用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附录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8-10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