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本土化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第2章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16-22页 |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 | 第16-17页 |
·国外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典型模式 | 第17-19页 |
·美国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 | 第17-18页 |
·英国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 | 第18页 |
·日本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 | 第18-19页 |
·澳大利亚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 | 第19页 |
·南非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 | 第19页 |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 | 第19-20页 |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践性 | 第19-20页 |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互动性 | 第20页 |
·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能力性 | 第20页 |
·在评估方法上具备独特性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国内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目前国内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典型模式 | 第23-26页 |
·以刑事案件为主要方向的法律诊所 | 第23-24页 |
·以民事案件为主要方向的法律诊所 | 第24页 |
·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方向的法律诊所 | 第24-25页 |
·以保护弱者权益为主要方向的法律诊所 | 第25页 |
·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主要方向的法律诊所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国内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评析 | 第28-40页 |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优越性 | 第28-33页 |
·法律诊所克服传统法学课堂教学的弊端 | 第28-29页 |
·法律诊所弥补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育的不足 | 第29-30页 |
·法律诊所塑造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 | 第30-31页 |
·法律诊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31页 |
·法律诊所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 | 第31-32页 |
·法律诊所缓解我国法律援助供需矛盾 | 第32-33页 |
·目前国内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法律诊所教育理念与中国国情存在偏差 | 第33页 |
·法律诊所教育内容过于侧重职业技能 | 第33-34页 |
·法律诊所教学方法缺乏普适性 | 第34-35页 |
·法律诊所的案件来源有限 | 第35-36页 |
·法律诊所的资金匮乏 | 第36页 |
·法律诊所的师资匮乏 | 第36-37页 |
·法律诊所的学生代理案件身份受到制约 | 第37页 |
·法律诊所的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缺乏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法律诊所本土化的实现途径及建议模式 | 第40-50页 |
·法律诊所本土化的实现途径 | 第40-47页 |
·法律诊所教育理念的完善途径 | 第40-41页 |
·法律诊所教育内容的完善途经 | 第41-42页 |
·法律诊所教学方法的完善途径 | 第42-44页 |
·案源有限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4-45页 |
·资金匮乏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5页 |
·师资匮乏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5-46页 |
·学生代理身份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6页 |
·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缺乏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6-47页 |
·法律诊所本土化的建议模式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