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牌驱动工作流模型的安全结构与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15-26页 |
·工作流过程模型 | 第15-18页 |
·工作流建模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工作流模型的正确性 | 第16-18页 |
·工作流模式 | 第18-20页 |
·过程验证与仿真 | 第20-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中的工作流模式 | 第26-54页 |
·引言 | 第26页 |
·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 | 第26-30页 |
·模型的静态结构 | 第26-29页 |
·模型的动态执行语义 | 第29-30页 |
·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中的工作流模式新 | 第30-51页 |
·基本控制模式 | 第31-34页 |
·高级分支与同步模式 | 第34-41页 |
·多实例模式 | 第41-43页 |
·基于状态的模式 | 第43-46页 |
·取消和强制完成模式 | 第46-47页 |
·迭代模式 | 第47-49页 |
·终止模式 | 第49页 |
·触发器模式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4页 |
第四章 扩展的信牌驱动模型的形式化研究 | 第54-74页 |
·引言 | 第54页 |
·模型静态结构的形式化研究 | 第54-67页 |
·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54-57页 |
·模型中的基本结构 | 第57-62页 |
·模型中基本结构的关系 | 第62-67页 |
·模型动态执行规则的形式化研究 | 第67-73页 |
·模型的动态执行规则 | 第67-71页 |
·关于多流的讨论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安全的信牌驱动模型 | 第74-102页 |
·引言 | 第74页 |
·元模型层 | 第74-87页 |
·工作流模型定义 | 第75-76页 |
·工作流过程定义 | 第76-77页 |
·工作流活动定义 | 第77-81页 |
·转移信息定义 | 第81页 |
·预定义的模型结构 | 第81-87页 |
·模型层 | 第87-99页 |
·模式区域的识别 | 第88-91页 |
·关于安全结构的讨论 | 第91-97页 |
·安全执行策略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安全的信牌驱动模型的静态检查与动态仿真 | 第102-119页 |
·引言 | 第102页 |
·静态检查 | 第102-106页 |
·模型元素检查 | 第102-103页 |
·模型结构验证 | 第103-106页 |
·动态仿真 | 第106-114页 |
·设置仿真环境 | 第108-109页 |
·工作流过程仿真中的关键算法 | 第109-112页 |
·仿真结果的统计与度量 | 第112-114页 |
·过程验证与仿真工具 | 第114-118页 |
·工具概述 | 第114-115页 |
·工具结构 | 第115-116页 |
·工具应用 | 第116-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19-120页 |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工作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作者简介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