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削加工工艺论文

氮化硅陶瓷某典型零件回转曲面精密磨削工艺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3页
附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工程陶瓷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综述第14-18页
     ·工程陶瓷的材料特性第14-15页
     ·工程陶瓷的超精密加工第15-17页
     ·精密陶瓷零件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第17-18页
   ·硬脆陶瓷材料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第18-23页
     ·“压痕断裂力学”模型和“切削加工”模型第18-21页
     ·工程陶瓷磨削的三种材料去除机理第21-23页
   ·曲面精密加工技术的进展第23-28页
     ·精密曲面磨削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3-25页
     ·精密曲面抛光技术的发展第25-27页
     ·精密曲面的检测技术第27-28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课题来源及论文组成第28-29页
     ·课题来源第2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页
     ·论文组成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2章 氮化硅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精密数控磨削工艺研究第30-44页
   ·高精度数控坐标磨床 MK2945C 介绍第30-33页
     ·数控坐标磨床的特点及主要功能第31-32页
     ·数控坐标磨床的运动控制方式第32-33页
   ·数控坐标磨床加工回转曲面成型方式第33-37页
     ·C 轴砂轮法向跟踪功能第34-35页
     ·U 轴砂轮半径补偿及进给功能第35-37页
   ·某典型零件回转曲面的数控磨削工艺第37-43页
     ·加工工艺路线第37-39页
     ·加工坐标系的确定及轨迹计算第39-41页
     ·数控程序代码的编写及校验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氮化硅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精密磨削实验方案第44-53页
   ·实验条件介绍第44-48页
     ·电镀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第44-46页
     ·毛坯材料的选择第46-47页
     ·磨削液的选择第47-48页
   ·磨削工艺实验方案第48-50页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表面形貌的观察第50-52页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第50-51页
     ·表面形貌的观察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氮化硅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理论模型研究第53-64页
   ·回转曲面磨削表面残留高度数学模型第53-56页
     ·凸回转曲面磨削表面残留高度数学模型第54-55页
     ·凹回转曲面磨削表面残留高度数学模型第55-56页
   ·磨削工艺参数对回转曲面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分析第56-61页
     ·砂轮半径对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第56-57页
     ·进给速度对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第57-59页
     ·工件曲率对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第59-60页
     ·工件转速对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第60-61页
   ·基于等磨削表面残留高度的进给速度优化第61-63页
     ·凸回转曲面磨削进给速度优化第62页
     ·凹回转曲面磨削进给速度优化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氮化硅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磨削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研究第64-76页
   ·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研究第64-69页
     ·砂轮半径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5-66页
     ·砂轮进给速度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6-67页
     ·工件曲率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7页
     ·砂轮线速度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7-68页
     ·砂轮粒度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8-69页
     ·磨削深度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9页
   ·陶瓷零件回转曲面磨削后表面形貌观察及材料去除机理分析第69-74页
     ·不同砂轮进给速度的磨削表面形貌观察与研究第69-71页
     ·不同砂轮线速度的磨削表面形貌观察与研究第71-72页
     ·不同磨削深度的磨削表面形貌观察与研究第72-73页
     ·不同砂轮粒度的磨削表面形貌观察与研究第73-74页
   ·实验结论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K60镁合金CO2激光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人车和谐的街道空间设计